第(2/3)页 时间快到一点,陶母催着林为民和陶慧敏进屋去睡觉。 他们俩赶了好几天的路,回来也没睡过,明天还要起早去拜年。 外面的鞭炮声不时传来,两人和衣而睡。 迷迷瞪瞪之间,听见外面的鞭炮声再次密集起来,起床一看,已经五点半了。 外面天还没亮,可筒子楼的走廊里已经人声喧嚷,家家户户都在做早饭,有吃饭吃的早的这个时候已经准备出门拜年了,路过时不时的就要道上一句“过年好”。 三十吃年夜饭,初一吃剩饭,过年一向如此。 吃完了早饭,陶父陶母带着陶慧敏和林为民去拜年。 陶母家里是瑞安县城的,父亲则是乡下的,今天拜年是去陶慧敏外婆家。 这年头出门拜年要么走路,要么骑自行车。 陶家只有一辆自行车,却有四个人,陶父不得不去再借了一辆,陶父载着陶母,林为民载着陶慧敏。 陶慧敏外婆家住在老码头附近,两层的老式民居,住着陶慧敏大舅一家和外婆。 陶父陶母领着林为民和陶慧敏进了门,如同一对金童玉女,看的陶慧敏外婆喜笑颜开,一张口就问道:“什么时候结婚啊?” 这话问完,陶父陶母没说话,陶慧敏看向了林为民,他笑着说道:“外婆,慧敏还在拍电影,我们打算等她拍完电影再结婚。” 外婆点点头,外孙女拍电影她是知道的,现在可是明星了。 “伱那个电影怎么拍了那么长时间?不能和单位说说,先结婚吗?” 外婆的话让众人笑了起来,陶慧敏也笑道:“外婆,明年电影就能拍完了。” “那么慢呦!”外婆不满道。 大家忍俊不禁,陶慧敏大舅又对母亲说道:“慧敏的男朋友了不起,是个大作家,前段时间上过《新闻联播》的。” 进门后,陶父陶母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特地隆重介绍了一番林为民,省的被大家问来问去。 陶慧敏外婆一听笑的更开心了,“好啊,作家好,文化人,有学问!” 在陶慧敏哄着外婆的时候,陶慧敏舅妈拉着陶母看个不停。 “这衣服可真好看,慧敏给买的吧?” 陶母笑道:“为民从法国带回来的,老陶身上的也是。” 陶慧敏表嫂闻言惊叹:“法国带回来的?怪不得这么好看,不便宜吧?” “没多少钱。”陶母说了一句,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衣服好看,但更让她高兴和骄傲的是女儿有出息。 舅妈和表嫂围着陶母叽叽喳喳。 舅舅一家三个子女,大表哥已经结婚分家,二表姐在县城的纺织厂工作,小表弟还在上高中。 大表哥一家跟陶慧敏一家前后脚进的门。 除了几个在讨论着衣服的女人,大家几乎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林为民身上。 正在上高中的小表弟表现的最为殷勤,围着林为民问东问西。 “姐夫……” 他还没说话就被姐姐打了一下,“叫为民哥!” 表弟改了口,“为民哥,我可看过你不少呢,我们班很多同学也喜欢你的。我们不少人都写诗、写,能给你们杂志投稿吗?” 林为民笑道:“当然可以了,不过可不一定会录用。” “有你这个主编也不行吗?” 陶慧敏道:“你当杂志是一言堂吗?都像你们这样,杂志还办不办了?有人看吗?” 被怼了几句,小表弟也不生气。 有了林为民这个大作家未来姐夫,他这回开学可有得吹嘘的了,想想到时候同学们羡慕的表情,他就忍不住得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