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京营刚被马文升整顿了一遍,刘大夏出任兵部尚书后,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真有战事,京营的兵力充足的很。” “怕是不行,最近北疆不稳,朝廷不大可能调动京营的兵力,得留着防备蒙古呢!” “那就从西南的都司卫所做做文章,那帮破落户,丟个三五万两银子,也就够了。” 张懋听着勋贵们七嘴八舌的,大概意思他听明白了,只愿意从军资中拿出最多五万两才办事。 他嘬了嘬牙花子,有点少啊! 不过让张懋没想到的是,话题很快就跑题了。 不知道谁提到了张骥头上,话里话外对张骥不满之极。 除了张骥在杨鹏案中或者故意,或者因为疏忽导致了十几二十个勋贵身亡之外,张骥手里的来钱渠道,惹人眼红了。 “公爷,建昌侯有点太不像话了,仗着陛下恩宠,一手包办了奏请的盐引,去年只是半年时间,就从他手里流出了超过百万盐引,赚了个盆满钵满,反观我等,不但失去了奏请盐引的机会,弄到盐引还得被他打压,卖不出去,真是可恨。” 说这话的是新宁伯谭纶,他儿子差点死在昭狱,这笔帐被他算在了张骥头上。 而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之争,他前段时间从周家兄弟手里买了一批盐引,结果因为张骥砸手里了,盐引几成白纸,心气很是不顺。 “不止,张骥还插手了玉石生意,听说还要再开几个粮铺,绸缎庄,吃相太难看了,弄的那几家掌柜东家们叫苦不迭,已经扬言再不想办法,就得被逼着关门,那我们自然就拿不到利益分红了。” “我们说的再多也没用,人家是陛下的舅子,圣眷正隆,多吃多拿也是应该,就我所知,周家那兄弟俩都被挤兑哭了,铺子生意没了八成,庄田也转给张骥七千多亩,合着辛苦多年,全便宜了张骥,那又如何?太皇太后那边都只当不知道呢!” 发牢骚的有,发狠的也有,张懋听着这些言辞,花白的眉毛紧皱。 张骥的出现,已经严重损害了他们这帮勋贵的利益,但正如刚才说的,弘治天子对张骥太好了。 张骥正当红,还红的发紫,这时候跟张骥碰撞,殊为不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声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