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2章 新办法-《大明:国舅凶猛》


    第(2/3)页

    “陛下,这便是建昌侯要献上的祥瑞,由侯爷口述,学生手绘,请陛下过目。”

    张骥走到唐伯虎身旁,二人一起对着朱佑樘展开画轴。

    这幅画不大,总共也就六七尺长,不过唐伯虎的技艺非凡,把这幅好像风景画,画的能让人身临其境。

    这个还是张骥的功劳,他学过骨科,当然不是德国骨科,在素描上有点功力,把素描给唐伯虎恶补一番,唐伯虎学的特别快,现在画纸上就是近似写实画法。

    朱佑樘看了看,一目了然,画上的背景是海边,有人在劳作,他却不知道那些人都在忙活什么。

    “建昌侯,这就是祥瑞?朕怎么没看出来啊!”

    大殿上这么多人,朱佑樘想偏袒小舅子也得有一个限度,今天小舅子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肯定不行啊,祥瑞一词,不是可以随便说说的。

    其他人也在等着,后面的朝臣不知道画上是什么,靠前的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多少看了一个大概,同样没看懂,如果这也是祥瑞,那他们当场也能献上一个。

    张骥微微一笑,开始当然是梦中得到神仙青睐,告诉了他一大法门,让他转述给天子听。

    至于神仙为什么不直接托梦给朱佑樘,当然是真龙天子有龙气护体,就连神仙也不敢靠近。

    朱佑樘听小舅子越说越离谱,头都大了,好在没等他开口,张骥终于说到了正题。

    “陛下,这神仙法门,就是取代煮海为盐,用晾晒的方式大量获得食盐,不但可以减少灶户的辛苦,产量还大……”

    其他人,包括朱佑樘,都没了兴趣,其实晒盐法在宋代就有,但是产量不及煮盐,久而久之就被淘汰和遗忘了。

    张骥所谓的祥瑞,是前人不用的,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但是,当张骥讲到改进之处,什么沟渠,滩涂,还有建设盐田的水泥等等,朱佑樘等人终于意识到,张骥说的,似乎极其可行。

    等张骥嘚吧嘚讲完了,朱佑樘招手道:“到近前来,朕仔细听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