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大汉豪迈的号子响彻码头,不少船家亦是以土话相送。 李钦听着这号子,心绪没来由地随之激荡,感慨不愧是流传千年的号子,真就仿若能从中窥见这码头千百年的过往一般。 “公子,这乘坐大船飘然江面的感觉,果真远非木筏所能比拟!” 倚着船沿,望着船下江流滚滚,林妙妙兴致勃勃道。 “自然,木筏随波逐流,如闲云野鹤,自在飘逸;而大船乘风破浪,如定海神针,气定神闲。” 李钦亦是感慨道。 “公子此言,精妙绝伦!” 林妙妙赞叹道。 “过誉也。” …… 约莫半个时辰后,大船已驶入航道,划破江流,稳当前行。船家大汉此刻终于得闲,连忙拿上渔具,去向船侧,准备起晚间膳食。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船家既然包餐食,自然不可能做赔本买卖,于岸上购置食材——遂大多便是如此,于行船途中垂钓江中鱼虾,所幸江中渔货繁多,不曾空杆,倒也不会让船客饿了肚子。 李钦见状,兴头大起,吆喝了声,同大汉寻了副渔具后,便同其一起垂钓。 原先大汉一观李钦这白净模样,心想这位公子哥哪像会钓鱼之人,还寻思是否得教导一番。 但当其目睹李钦“杆其鱼落”的模样后,便及时止住了话语,改口称赞李钦钓技之高超已然不输老船家也,李钦对此唯有回以笑笑。 他之所以如此得心应手,全赖昔日身为缝尸人时,习得的“捕鱼七法”。 原先,其认为此术乃鸡肋,未曾将这门技艺放在心上,不曾想竟在此刻有了用武之地。 少顷,望着已然堆满竹篮的渔货,李钦不由笑叹。 “年深技熟未曾施,今朝一展喜难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