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严苛教育-《淮右布衣朱元璋》
第(3/3)页
洪武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朱元璋又召集祭酒、教员、监生共一千八百二十六名,在奉天门当面训话,整顿学风,他说: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着有司官祭他。
近年着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宋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着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着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着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迁发烟瘴地面。钦此!
实际上不仅监生受到了残酷的虐待,国子监的教员也是在严刑重罚的约束之下,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受罪日子。
以祭酒为例,朱元璋一朝三十多年来的历任祭酒,除了以残酷著名的宋讷是善终在任上的,死后也得到了朝廷的优待,其他的不是被流放,就是被杀头。
由此可见,明初的国子监与其说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一座集中营。在这种恐怖的教学环境下,不只是监生,也包括教员在内,都逐渐成为了绝对服从的、无思想的、奴性十足的官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