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分封诸王-《淮右布衣朱元璋》


    第(2/3)页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五子周王建国开封,六子楚王建国武昌;十五年(公元1382年),七子齐王建国青州。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子潭王建国长沙,十子鲁王建国兖州。之后的幼王在成年后,先后就藩。这些藩国星罗棋布,错落有序,像钉子一样驻守在全国的军事要地。

    从大明王朝的军事形势来看,诸王的藩国在全国的分布分为第一线和第二线。

    第一线的藩国承担着防备蒙古入侵的重担,凭借天然险要,在边境建立军事据点,有塞王之称。

    诸赛王沿古长城一线立国,具体又可分为内外两线:

    外线东渡榆关,横跨辽东,南制朝鲜,北联开原,威慑东北诸夷。以广宁为中心,建辽国;以大宁为中心,建宁国;以北平为中心,建燕国。

    此外,以谷王驻宣府,以代王驻大同,以庆王守宁夏,以肃王守西域。从东北开原,沿着古长城一直到西北瓜沙,藩国连成了一片。

    内线则是太原的晋国和西安的秦国。第二线则是驻守在后方名城的诸王,开封有周王,武昌有楚王,青州有齐王,长沙有潭王,兖州有鲁王,成都有蜀王,荆州有湘王等国。

    诸王在其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自成体系。亲王冕服车旗的等级仅低于皇帝,公侯朝臣见到亲王需要俯首拜谒。

    尽管亲王的地位很崇高,但是却没有参与地方民政的权力,以防成为割据势力。王府之内,王权至上;王府之外,尽归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