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就连大厦那边一摞的战利品沈家军通通收入囊中。 他沈长重老谋深算,怎么可能会忘了这些。 虽然受到了炮火的轰炸,可大部分还是保持完好的。 沈家军也趁此拿到了不少了,趁手的兵器。 显然此次战役袁家军占得不少便宜,其损失跟好处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想到自己赚的盆满钵满,沈长重别提多高兴了。 这场战役根本没有什么俘虏,凡是被女武神铁骑所探之树,无一生还。 并不是女武神的性格残暴,而是战争就是如此。 你不将敌人通通杀掉,到时候只要人家有一线生机,随时有可能反攻你。 对别人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心狠。 而这群敢踏入别人领土的将士,有征战别国的想法,便要受得了这个攻击。 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 这群东平战士,便已将战场上所有的战利品,通通收回城内。 收回战利品后,所有的战士也从这里撤退,回到通州境内等待着受封嘉赏。 孟川城。 大夏众将士落荒而逃来到了这里。 孟川刺史孟周看着络绎不绝的战士,眉头紧锁,在看这雾朦胧的天空,就如同他的心情一般惆怅得不行。 他赶忙开到观望台,看着遥远的通州城墙外依旧滚起阵阵浓烟。 不难看出刚才的战争有多么激烈。 此刻,他一颗心提到痒嗓子眼,生怕沈家军抽开身来攻击自己。 指着这群逃回来的将士,或指着他城中的那些守卫军,显然不是沈家军的对手。 他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关心林川、彭涛他们是如何败的。 他害怕大夏沈家军、害怕沈从重、害怕女武神,更害怕那东平铁骑兵临他孟川城下。 他实在搞不懂这群人为,啥要跑到孟川城? 跑到别的城市上不行吗? 万一沈家军发起进攻,他们孟川城岂不要跟着一起陪葬。 看着战场上的滚滚浓烟,孟周想死的心都有了。 彭涛这群将领也真够废物的,输得这般惨烈,到头来还要连累他们。 可对于这些人跑到自己城门口,他也不得不接受。 毕竟都是大夏的君臣,要真的传出去,引来大夏陛下的降罪,他也同样承担不起。 横竖都是一个死字。 怎样都摆脱不了眼前的困境。 片刻。 孟川城县令,别跑到观望台,站在他身旁,急切的道:“大人,城中涌入溃军太多,我们已经没有地方安置他们,咱们城内现在的存粮也养不起这么多溃军。” 此话落地,孟舟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强烈的头痛感涌上额尖,他抬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嘴角一抽,猛冲沉声道:“你去把仓库内所有的营帐全部拿出来,就得给他们安营扎寨。” “然后打发粮仓,供着这群人吃喝。” 他也不想对这些人这么大方呀。 可他实在是没有办法。 谁叫那个林川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这个林川要是跑到陛下面前参自己一本,颠倒黑白的胡乱说一通。 他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舍不得粮食,哄不了佞臣。 县令闻言,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反问道:“大人,今天收成本来就不好。” “要是全部的余粮,都拿来供养这一群溃兵,我们下半年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孟州这话听得他一阵肉疼,原本孟周也不是个大方的人呢,怎么面对这群溃兵如此慷慨? 还记得去年大旱收成不多,哪个也不见孟周开仓放粮救助灾民呢。 孟周沉声喝道:“你懂什么,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你就不怕那林川回到京城参你一本,小心你这头上的乌纱帽。” 被他这一声吼,那县令也恍然大悟。 没错呀,就算帮了这些灾民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也不能彰显他们的业绩之类的。 可要是哄得林仓高兴,没准人家回到京城,只需三言两语把陛下给哄得高兴。 他们两人也能跟着沾光,升官发财。 听闻此话,那县令正要去着手办此事。 可孟周突然开口道:”你等一下。” 县令扭头看向孟周。 孟周眉头紧锁,缓缓开口道:”你先去问一下太守的意思,如果太守同意开仓放粮给这些人,你便去开仓放粮。” 这孟川县令刚离开,那城防守卫军统领便来到了观望台。 他上前揖礼道:“大人,东平君没有追杀过来,他们已经全部撤回城内,也没有派探子前来。” 听闻此话,孟州如释重负,那颗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总算能落下了。 他真的怕极了,可怕沈家军的铁骑来踏平他们的孟川城了。 孟川城离通州最近,平日里他对于沈家军的忌惮很深, 知道沈家军全是群骁勇善战的将士,上阵杀敌疯得不行。 特别是那女武神,凡是她经历过的战场必须无欲生活。 那人就像个嗜血的女魔头,想想就可怕。 就算他身为刺史,能侥幸保住小命? 但如果孟川城被踏平了,他这个刺史不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吗? 而且就以他现在在陛下面前的位置,如果他守不住城门,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他这乌纱帽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戴上了。 孟周看向城防守卫军统领沉声道:“你去打开城门,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所有溃兵。” “记住一定要礼遇那群人,不能让他们抓住任何把柄。” “吩咐下去,把城中所有的郎中召集在一起,全力抢救伤兵,能救一个是一个。” “我跟你说这件事很重要,千万不能让那林川大人挑出毛病来,不然你我二人这头上的乌纱帽很是危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