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青风执法堂-《青风执法堂》
第(3/3)页
“虽是大家名门,诗词写的连我都看不上眼,大许诗坛是真的走向衰败了,我一个二十岁的学子都能写出这等诗词,真不知这些大家们是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的。”高彦心中很失望,呆在邗江书院三年都没出院门,就是在精心研读诗词,大许建国以前,名人名诗层出不断,大许建国后,以儒学为国学,更注重的是文章,诗词一道逐渐衰落,直至现在,需要几年甚至十年时间才会出现一首传世佳作。
太子看着手中的诗词拓本,也是眉头紧皱,满脸的不开心。他知道大许诗词走向衰弱,却没想到衰败的如此之快,五年前每隔一年至少也要出现一两首传世佳作,而现在,五年了除了王泊龙那首《劝学》还算有些意思,其他的诗词根本就不堪入目。
身边三公主佳颜看着满脸愁容的太子,出声关心到:“太子哥哥,怎么了,看你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太子叹息道:“唉,大许的诗坛怕是废了。”
佳颜闻言拿起书桌上的诗词看了起来,然后鼓起腮帮说道:“这都写的什么啊,还文人大家呢,写的狗屁都不如。”
太子盯着佳颜,苦笑:“这些诗词还都是这些人为了讨好我,呕心创作一年而来。”说着拿起一张纸读到:“沙场进敌营,父子共为兵。子为建国死,不为身后名。”
“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我,他儿子在战场上战死,但是没有得到注意,现在借这首诗向我讨要功名吗?还不为身后名,这纯纯就是为了功名所作的诗。本想惩罚他这种功名之心,但他儿子也确实为大许战死,也便作罢了。”太子表情极为难看,说道:“类似此种的诗,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且不说毫无文学价值,这功名之心定会影响后世学子。”
“让他们写诗是为了给众学子做榜样,这样的思想怎么给他们做榜样。”太子痛心疾首。
佳颜安慰道:“太子哥哥不要因为他们气坏了身子。”转而眼睛一转,嘻嘻说道:“太子哥哥忘了那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了吗?”
闻言太子眼神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说道:“民间都说此诗是抄袭而来,国子监的书生也有大半认为这是剽窃他人的,认为那个叫做李长谦的武夫,不可能做出这等绝诗。”
“那太子哥哥认为呢?”佳颜大眼睛一眨一眨,看向太子问道。
太子思索一番,起身站立,这才说道:“不能轻易听信他人的谣言,未经证实不可随意污蔑他人,若是这点我都不懂,又怎能做大许的储君。”
佳颜在边附和:“那不就得了嘛,等明日让那个名叫李长谦的武夫前来,太子哥哥亲自验证就好了呀。”
太子点头,继而吩咐可以开始午宴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