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原来他认为聆敬阳是京城哪一只禁军部队将领,但是京城禁军数量太多,他又不认识每一个中低级将领,于是问聆敬阳是哪一支部队,为什么要救他和陛下? 聆敬阳没有说话,王承恩又问他:“你把我和陛下献给李贼,有黄金万两,岂不美哉?” 聆敬阳突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着王承恩眼睛,说道:“大明朝是该死了,可不能现在死,现在死的也不是时候。” 王承恩不太明白聆敬阳意思,继续问道:“大明朝没有死,在江南还有甲兵百万,怎么轻言死呢?” “大明在江南还有雄兵百万,那为什么陛下和你都要上吊呢?要不是我,你两尸体已被人抬到李自成面前,被人当成战利品炫耀。” 王承恩脸红的和猴子屁股一样,他一直不赞成陛下死守京城,应该早日南渡应天府,陆路不通,就走海路,可是陛下脸皮薄,又不好意思和大臣开口,大臣也因为陈新甲这件事情(陈新甲奉崇祯之命,秘密与后金议和,泄密,被杀。)很多大臣不再和陛下同心同德,崇祯走也不是,离开也不是,就一直耗着,直到李自成大军攻入京城。 他不想窝囊沉没京城,和聆敬阳说道:“那你想带我们去哪里?” 聆敬阳其实也没有底,他和王承恩说道:“我也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当务之急是离开京城,和大顺军去山海关,或许还有条活路?” 王承恩眼睛一亮,他立马想到大明朝在山海关还有一只军队,那就是吴三桂带领关宁军,如果和陛下一起赶到山海关,振臂一呼,关宁铁骑很大可能会继续效忠当,他可以劝说关宁军军头拥簇陛下复位,这样一来,大明朝反而有一线生机。 “你是说去山海关和吴三桂汇合,陛下以数万关宁军为后盾,在李贼和建奴之中摇摆?” 聆敬阳倒是没有想到这点,他一直以后是眼光来看待问题,却并没有想到,如果真把崇祯带到山海关,和关宁军汇合,将会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走向。 他的潜意识,还是以历史走向为基调,以为吴三桂一定会投降多尔衮,李自成也一定会被关宁军和八旗军击败,可现在不一样,他要是把崇祯带到山海关,吴三桂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大顺军和八旗军中间弑君,这样一来,他不管是投降哪一边,最后都会被背后的主子,当替罪羊杀掉,用来收买天下人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