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决决溪泉到处闻-《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第(2/3)页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袁承志也是那一天才明白,威名赫赫的少林寺十八铜人,背后代表着什么涵义……

      ……住持带着最后几个清醒的和尚,抬着什么东西冲进了塔林地宫,听说要用《易筋经》去压,再没出来。少数逃出去的僧人终日像被什么跟着,绝口不敢提塔林的事,只含糊说‘劫数从地下冒的’。”

      住持圆寂后的北少林自然是群龙无首,后来他听闻是南少林的杏隐禅师,带着几名弟子前来善后,并带走了一批帛书经卷。再没多久南少林也出了一些邪事,就不知道是否又跟那些不见天日的东西有关。

      “袁某养伤数日,又快马乘船前往湖北武当山,然而就是在武当山上,袁某第一次遇见了,当时还唤做‘云飞扬’的那人……”

      袁承志说到这里寞然停下,沉默间低头看了眼杯中晃动的茶水,又抬眼望向殿外的沉夜,直至确认看不到任何星辰才抬头。

      此刻他眼神里的担忧,似乎不是基于自己的遭遇,而是冲着面前的江闻。

      “江掌门,你可见过自相残杀?”

      江闻点了点头:“江湖上最不缺的就是同类相残了。”

      袁承志说道:“那你可曾见过整个门派在大殿中拼死厮杀,正中间坐着一个微笑不语的男子,可所有人对他都视若无睹……”

      那天的袁承志毫无阻碍地穿过山门,往紧闭的大殿内窥去,武当真武大殿的殿门裂着缝,桃木剑的木片混着些暗渍嵌在盘龙柱上。“道法自然”的匾额瞧着发暗,还往下淌黑糊糊的东西,最后黏在檐角积着。

      殿里的人动作都僵滞,穿青袍的弟子全身脓肿,举着断剑往对面人身上递,被递中的也不倒下,喉咙里响着含糊的声,还往跟前凑。武当掌门面色发白,拂尘的银丝绕在手腕上,拽一下,腕子上就多道红痕,他嘴里反复念着什么,眼神直勾勾地看向殿顶,那是绘制着北斗七星的地方。

      有个脑袋肿得青紫的道童提着戒尺跑过来,戒尺上沾着些红,大殿中间的蒲团上,坐着个穿月白衫的年轻人。眼看要撞到年轻人,道童却像没看见他似的,径直走了过去,只对着空处挥起戒尺。

      那年轻人就坐在那里,嘴角弯着没动,眼神平得像水,仿佛没瞧见殿里的事,又像殿里的事都在他眼里装着,在浓浓的腐臭之中,他连嘴角的弯度都没改分毫……

      “此人无比可怕……有时明明在闹市之中经过,即便已经与你面对面,却无一人能够察觉,像极了‘隐于市井,人莫之识’的仙人,可行事却极为险恶……”

      江闻猛地抬起头来,袁承志只瞥了一眼,只觉得看见了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即便悬在壁上,也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

      如此熟悉的感觉,让江闻觉得有些话不应该再说下去了——

      挥犀客?

      袁承志似是有些释然地笑了一下,随即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对这些事情也有所沾染……记住,不要打听我遇见的事,我也不会打听你遇见的事,那些过去的事情再掀波澜,恐怕会比之前更难对付……”

      江闻点点头,对于袁承志的话深以为然。像六牙白象、虚蜃之螺、黄泉鬼国这些希夷事物,他即便是连小石头、洪文定、傅凝蝶这些亲传弟子,也不打算实话实说,更不要说对同为挥犀客的外人了。

      因此他自然也不会跟袁承志说,这样的手段或许并不是神仙中人才有,譬如他曾苦战过的首罗王就精通这门《慑心术》,只不过首罗王自负无比,追求的是“至刚至快”的悟道,便只把这个手段用在武学上,而不屑于用这门功夫装神弄鬼。

      “后来呢?”

      江闻微笑着追问道。

      袁承志苦笑道:“后来听闻他自称青阳教主,行事作风更为邪僻,袁某的几次踏足中原,也都与云飞扬有关。但在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暴毙之后,他忽然销声匿迹,直至此番我又察觉到了他推波助澜的痕迹,这才重返中原。”

      江闻从袁承志的表情当中,已经读出双方交手的某些情况,可转念一想,忽然又觉得哪里不对。

      袁承志与张无忌的性格很像,他们在重大时刻的行事往往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们宣称江湖上的不过是癣疥之疾;第二阶段,他们说稍有风波但需要从长计议;第三阶段,他们说越是危急时刻绝不能轻举妄动;第四阶段,他们说一切都为时已晚,不如一走了之吧。

      可在这种该死的性格面前,从袁承志出走海外到多尔衮坠马而死,中间至少过了四年时间。

      以袁承志一击即碎的性格来推断,两人交手的结果纵然不是袁承志获胜,也得是略逊一筹,否则以他的性格早就该放弃了。

      而再换个思路想想,如果袁赵二人交手的结果,是袁承志被全面击败,那么袁承志如今的真实性格,就绝不可能是十四年前那种志大才疏、处处受挫的模样。

      江闻突然非常好奇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必他在《碧血剑》远走渤泥国的潦草结尾之后,一定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在松溪县湛卢山中,功力又有精进的赵无极见到全盛而来的丁典时,话语间还存了一较高下的意味;唯独当金蛇剑客袁承志露面,赵无极就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也就是说袁承志在赵无极心中的强度,理应是等于甚至高于丁典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