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持续进攻-《重生之铁腕》
第(2/3)页
王平这样对赵长天说道。
正式接管工作之后,赵长天开始了忙碌的工作。首先,他要熟悉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关文件,了解自己的工作范畴和职权范围。
除此之外,他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乡镇的自然状况。
经过一天时间的整理和熟悉,当他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有了一个总体上的了解之后。
赵长天才有了一种恍然的感觉,他接管的农村工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烂摊子。
他明白了王平为何会在交接的时候说出了那样的话,明白了他为何如此配合郭青云的安排,提前退休进入人大。
要知道,王平虽然不属于冯长远的嫡系,但相比与郭青云,他也是与冯长远的关系更为亲近一些。
他终于明白了冯长远为何在常委会上没有给自己制造任何麻烦。
同时,他也间接的清楚了一点:郭青云在政府工作上真是有一些甩手掌柜的意思。他是真正的做到了只抓人事大权。
如果不是如此,他不会对农村工作上有那么多的问题,居然只是有一些表面上的了解。关于深层次的东西,他肯定是毫不关心、过问。否则,他一定会发现问题,更会提前告诉自己。
对于这样的工作风格,赵长天实在是不敢苟同。书记抓人事没错,但如果对政府工作不发挥一定的领导能力,不保持必要的关注和影响力,那这个书记是失职的。甚至,会影响到他在仕途上发展。
也许,这里面有冯长远有意为之的因素。但赵长天还是认为,郭青云是不称职的。
可是,即使他对郭青云的个人风格有再多的意见,但既然已经接管了农村工作,就没有了回头路。
当务之急,是要先把这堆烂摊子清理一遍,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一的找出应对的办法。
他梳理了一下,发现他要面对的问题还真是有不少,而且都是一些积压了许久的老大难问题。
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关于提留费的问题。
由于昌县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后,一直都是如此。
因此,市里一直沿用着‘农业大县’的标准对县里下达提留费征收任务。
而事实上,如今的昌县只是挂着一个农业大县的名头而已,根本就不具备农业大县的实力。
在去年和前年的统计资料上,赵长天发现,18个乡镇中只有大河镇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任务。这也就难怪,大河镇为何连续两年受到了县里的嘉奖。
其它的17个乡镇,能够完成百分之八十以上提留费任务的,只有五个。
在这种情况下,县政府怎么可能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如果完成了,那就真叫有鬼了。
最近五年,每年县里都没有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累积下来,拖欠市里的提留费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完不成任务,就意味着主管领导的失职,意味着想要在相关项目上争取市里的实际支持,将非常困难。
完不成任务,还将意味着县里的财政状况将越来越差。
因为昌县的工业和商业状况都非常糟糕,在县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实际上,县财政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农业,也就是提留费自留的那一部分。
财政收入差,带来的是一连串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城市环境在内的诸多社会问题。但这些,暂时和赵长天还没什么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