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都是姓赵的-《重生之铁腕》
第(2/3)页
一路上,两个人的交流不多。更多的时候,是赵长天询问一些本县各个乡镇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李全公式化的做出回答。
在这种简单的问答中,赵长天发现这个40多岁的中年人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对于赵长天的问题,他几乎是如数家珍的做了清晰的解答,基本上没有卡壳或是顾左右而言之的情况。
对此,赵长天还是感觉满意的。在他看来,李全也许欠缺做大事的魄力和风度,但他却具备符合他身份和职责的相关能力。
到达万家乡之后,万家乡党委***高大林、乡长长张大彪等主要党、政领导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也许是因为年龄到了就要退休的原因,高大林仿佛没有听到县里流传的风声一样,对待赵长天,在态度上一如既往。
他与张大彪一起陪着赵长天视察了万家乡的水利设施,重点视察了那两坐位于山间的小水库。
对于高大林这个人,赵长天颇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
在上一次由他引发的万家乡官场震动中,很多干部都被卷入其中,但偏偏这个党政一把手却稳如泰山,***对王力强、王力国团伙的诸多指控中,没有一项是涉及到他的。
按照常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情况。
赵长天对于这个人也一直存有一份疑心,他不相信,真有能在一摊浑水中还能保持清白的人物?
根据张国栋的描述,高大林是那种典型的老好人,性格偏软,能够被原镇长王力强压制多年,足以说明他的这种特点。
张大彪也曾经和赵长天谈起过高大林,他的看法和张国栋相似,也认为高大林是个好好先生。政府上的事务,他几乎从不过问。
虽然心里有想法,但赵长天在表面上却保持对高大林足够的尊重。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的老同志。
根据高大林的介绍:在风调雨顺的时候,这两坐小水库在农田灌溉上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由几个乡上的本地人承包下来进行养鱼、以及充作水库下游一些鱼塘的水源。
正常情况下,水库的储水量能达到库容的一半左右。在秋季,降雨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下游的鱼塘用水需要,会长期进行放水,储水量一般会降低到容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了解到基本情况之后,赵长天当场做出了指示:这两坐小水库从今天起开始限制放水,以后每天最多可以开半闸、放一个小时的水。
听到赵长天这样的指示,包括张大彪在内的一干乡镇领导面面相觑。
半闸,还只放一个小时的水,这显然无法完全满足下游鱼塘的用水需要。
虽然赵长天曾经在几天前的专项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要限时限量放水,众人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限时、限量的标准居然定得如此苛刻。
“赵县长,如果是开半闸放水,至少每天也要放半天的水才会基本满足需要啊。”
一个副乡长鼓起了勇气说道。
“是啊,赵县长,时间上不能少于半天啊,否则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和抗议啊。”
水利站的站长附和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