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失控-《重生之铁腕》


    第(2/3)页

    受到赵长天的鼓励,王少华放开了一些,一咬牙说出了一个整数。

    “成,没问题,你说一个户头吧,我马上安排人去办,估计你应该是等着这笔钱用呢。”

    赵长天痛快的应道。

    “长天,那真是太好了。不过,不用汇过来了,我一会儿就去宁县,你把钱准备好就成。”

    王少华欣喜的说道。

    “好,看来你真是有急用,那我就在办公室等着你。”

    赵长天欣然说道。

    结束与王少华的通话之后,赵长天拿出自己的钱包看了看,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足够一万了。

    王少华这么着急用钱干什么吗?看样子,应该是拿了这笔钱等着急用,而且,用的地方,还应该是与他到宁县顺路。

    否则,他直接在锦市等着也就是了,犯不着大老远的亲自跑一趟。

    想到这里,他忽然忆起一件事情,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王少华的老家应该是在江县农村。

    从路线上看,如果王少华要回老家,是必须要路过宁县的。

    这样一想,赵长天觉得自己基本已经有了头绪,王少华应该是为了老家的亲人才向自己借钱的。

    想通之后,赵长天转开思绪,把注意力重又放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在王少华打来电话之前,他正在看一份资料。

    这是他特意交代周小林准备的资料,资料上的内容与宁县辖下最偏远的两个镇有关。

    东山镇、西山镇,这两个镇位于宁县东部最偏僻的山区。

    在全县十七个乡镇中,这两个镇是最为贫穷、落后的。

    历年来,在提留款征收上,这两个镇都是完成情况最差的,一直交替着位于最后两名。

    此次,赵长天在提留款征收上,负责的正是这两个乡镇。

    在这份周小林准备的资料上,清楚的记载着,这两个镇最近几年相关的统计数据。

    去年,东山镇完成了百分之八的任务指标,西山镇是百分之七。

    从这项数据上如果汇总起来进行分析,对这两个镇来说,在一百户家庭中,基本上只有七到八户如数上缴了提留款。

    而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两个镇加起来,人口接近6万人,但总共收上来的提留款还不到80万,也就是说,人均只完成了十几块的任务。

    虽然,在此之前,他心理已经有了一些概念,但仍然没有想到情况会是如此不糟糕,而且,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糟糕。

    随着把所有的相关统计资料翻阅完毕,赵长天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

    根据资料记载,往年的时候,这两个乡镇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一百多块钱,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农民的收入会低于这个平均水平。

    想着要从很多这样的家庭里,硬生生的把他们仅有的那点收入再挖出一块来,赵长天感觉情绪有些低落。

    令他稍感欣慰的是,今年由于他把大批明阳客商带回了宁县,这两个镇也都跟着受益了,而且,相对来说,还是受益最大的两个地区。

    往年的时候,这两个镇由于交通不便的问题,基本没有外地客商上门收购农产品,只有一些本地的黑心商人以垄断的方式压低了价格收购。

    仅以最主要的农产品白梨为例,在宁县的很多地区,平均售价都能达到二毛左右的收购价格,但在这两个乡镇,每斤的价格还不不到一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