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插翅而来-《一世吉祥》


    第(2/3)页

    耿超与杨耀相继战死,虽说事出有因。仍令杨致极为寒心。先帝换新皇,你方唱罢我登场,这种日子要到哪天才是个尽头?赵启的阴狠与冷酷,将杨致在与先帝相互利用的争斗中结下的那几分情谊消磨殆尽。如今已是底气十足,日后还是直来直去的好。找个机会把话挑明。各走各路吧!

    杨致于三月十八日启程,依然是单人独骑,沿途一路换马赶路。一来是急于回去探望老父妻儿,二来必须赶在朔方边军集结班师南归、耿超与李为的灵柩回京之前。直到过了南阳,才收到几经辗转送达的圣旨。

    这个年代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是依靠不间断的换人换马而得以实现,接力赛似的鸽书传讯已经是最先进、最快捷的通讯手段。杨致预计抵达长安的行程大约是十天左右,其中明显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圣旨好歹是依据大夏官制合法回京的一纸证明,有总比没有好,其余的事留给皇帝慢慢去琢磨好了。

    赵启这段时日也没闲着。朔方边军班师回朝的献俘仪式。诸多统军将领的论功封赏,数十万将士的赏抚恩恤,耿超、李为、杨耀的丧葬事宜……,哪一样都容不得丝毫马虎,都需敲定落实、责任到人。

    大夏自开国以来便征战不休,直到武成末年先帝改弦更张,才消停了几年。这些事项皆有成例,参照斟酌把握即可,加之诸位宰辅阁臣极是得力,是以都还不难。

    真正令皇帝头疼的是三件事:一是银子。二是接任杨耀的人选。三是如何委用杨致。

    武成年间先帝尚未休兵罢战之前。国用艰难、国库几无隔夜之银乃是常事。在相继伐灭南唐、吴越之后,又启用杨致设立海关总督衙门,国库才日渐充裕。但疆域拓展、人口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耗用的激增。兼之为安抚人心,连年施行轻徭薄赋、甚至动辄免赋的惠民仁政,好不容易才积攒到国库常有存银在一千万两上下的规模。

    新皇登基仅只一年有余,此番南北两线大战,数十万将士的赏抚恩恤,纵然是在遵循旧例的基础上。也只能就高不就低,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两战折损了十三万大军,占到大夏常备军力的四分之一,亟需招募整训,予以补充,这都需要耗费大把的银子去做。

    两样算下来,一千万两的国库存银少说不见了大半。可天知道接下来还要与南楚打多久?又会打到什么程度?两国大战,除了要数以千万计的人命去填,还要靠粮秣饷银去支撑!天知道国库所剩无几的几百万两银子又能撑上几天?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夏军号称名将如云,实则具有统帅之才的将领并不多。正如杨致评点的那样,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而且先帝知人善任,绝大多数统兵将领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