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盘点家底-《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陈昌浩点验时参与过部队抗日战略的研讨,对华北可能遇见的形势比较清楚,看大家情绪激昂既高兴也担心,提醒说:“这场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为了民族尊严,为了党的事业,我们必须出征。我们力量弱,不容于国民政府,所以只能在敌后发展。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严峻考验。

    没有后方、没有援军、没有补给。有的是疯狂的日军,为虎作伥的伪军、坚持反-共立场的友军,地方上的土豪劣绅、散兵游勇,怯懦麻木的百姓,又会面临西路军初入河西时的战场形势,我们必须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是啊,海松早说过日军顽固不好打,深入敌后危机四伏,生存都是问题。想起半年前的凄惨境地,激动之后众人不由得冷静下来。是要好好琢磨琢磨,房间里一下冷了场,只有徐向前吸咂烟袋的声音和陈海松喝水的声音。

    看大家陷入沉思,陈海松很欣赏陈昌浩的这种冷静和稳重,战场上就怕冲动轻敌,有这么个谨慎细致的人从旁提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看大家有些心里没底,意识到必须在出征前统一高级干部的思想,自己作为中央河西分局的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必须引导西路军各级指挥员形成谨慎出战、周密组织、敢打必胜的作战方略。

    陈海松打破沉寂问郭天民:“郭参谋长,这一段部队训练情况怎么样了?”

    “训练大纲规定的内容已经完整练了第二遍,比点验前又有所提高。特别是耐力、强行军、山地越野提高较多,射击、投弹、刺杀有所提高。营连两级干部培训已经完成,分队指挥能力有了很大进步,各种武器的相互配合越来越熟练。虽然在前几天的营级对抗中仍然输给了**旅部队,不过已经可以给**旅造成损失了。”

    “咱们的装备情况怎么样?”

    “点验后西安行营运来了补充物资,武器已经达到**编制数量,加上前期的缴获,炮兵比编制数多5成,轻重机枪多一倍,加上咱们自己生产的掷弹筒、震天炮,团以下火力密度的3倍,与日军不相上下。”

    陈海松听到这里很高兴,他不是唯武器论者,但美国全球宪兵的形象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没有足够的火力在现代战场上无疑是送死。精神上我们可以不怕牺牲,但大量的牺牲换不来足够的胜利就没有意义了。好在,经过河西战役的缴获、改编后的补充,终于达到了和日军相同的火力密度,彻底告别了米加步枪的装备条件,这就为战胜敌人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支援的武器是怎么处理的?”

    “苏联武器口径都是762,和**制式装备不兼容,我们的弹药厂还没有建成,在敌后战场上很难得到弹药补充。再一个莫辛甘纳步枪很多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沙皇部队用过的是旧装备,封存已久,并不先进,还老长死沉,携带不便。军事委员会讨论决定留下一个师武装张掖保安部队,另一个师的装备已经运往延安留守部队。”

    “你们的决定是对的,我支持。敌后作战需要灵活机动,笨重、不易补充的武器尽量留下。不过莫辛步枪枪管长,精度高,可以挑选一些性能稳定的给神枪手使用,远距离猎杀敌人重要目标,每班一支就够了。”

    看到保安司令毕占云有些心疼就说:“毕司令,一切以前线为重,你就做点牺牲吧。放心,拿走你一支莫辛步枪就留给你一支汉阳造,决不让你没枪用。保安部队编练的怎么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