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统帅部的决心-《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2/3)页
众人眼前一亮”两个国家的较量在国力、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就要拼谋略、拼意志了,这样的安排如果顺利实施,曰本弹丸之地,撮尔小国定然会大败亏输。
见大家来了精神,蒋百里却伤感地说:“再好的计划也要靠人来执行,可惜割据地方、各自为政的实力派不会为了国家整体利益消耗自己实力的,民国以来的弊病在这个关键时刻显露出来,危害巨大。训练不足、装备低劣、指挥混乱的部队又把坚决抗日的将士断送在飞机大炮面前。真是可悲、可叹呀!”。
白崇禧叹道:“南口之最后失守,固然是因为敌人作战人数多于我,其武器装备优于我,其战斗意志强于我:更主要的是我军皆抱和平幻想,仓促应战、准备不足;援军犹豫迟缓,周边十余万部队却无人主动向前拦击:在战术上死守阵地,相互缺少策应。这些惨痛教训,应通报各战区部队引以为戒。”。
余怒未息的蒋介石同:“南口失守后,阎锡山是怎么部署的?…”
“第六集团军继续防御雁门关内,第七集团军驻守大司,所部六十一军防守天镇”。
李宗仁分析说“东条英机诡诈、板桓征四郎凶悍,南口失守后,晋东北门户洞开,板垣沿桑干河谷一路无阻就可插到第七集团军身后,东条自北向南再次形成两面夹击,傅作义新败之军很难阻挡。晋北危矣!“
冯玉祥也看出大司的孤立地位建议到:“必须命令第七集团军固守天镇挡住东条,第六集团军出兵桑干河谷,卫立煌增援侧击,争取两路夹击把第五师团一举包围歼灭。”
白崇禧苦笑着说:“8月初就做过重兵保卫晋北、南口的部署。但南口一失,阎锡山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的勇气,他最关心舟是他经营了26年的地盘和万贯家财。8月28日他亲临雁门关附近的太和岭口指挥防御,收拢败兵,将全部家底置于娘子关沿太行山经雁门关至偏关一线的险关要隘上,坐等日军来攻。”
李济深建议到:“现在的局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处战场息息相关。建议统帅部严令第二战区阎长官以所属第六、七集团军向北进攻,通过晋馁军的努力,确保晋北、反攻南口,延缓华北敌军主力南下,为华北重兵集团北上平津创造条件,为泓沪战场减轻压力。
程潜恨恨地说:“参谋总部早有南口增援命令,可无一兵一卒派出。晋馁军上下不服从统帅部的调遣,不识大休,罔硕大局”早已沦落成了阎锡山的看门狗了。
就他们那点勇气和胆识,防守也不会成功的,山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必须派出强大兵力协司作战。否则,山西一失”日军就可进入陕西、威胁四1,进入河南,直下武汉,那样的话泓沪这边就危险了。”
冯玉祥建议:“不行就从一战区调14集团军或26路军入晋作战。”
蒋介石仔细倾听着高参们对山西局势的研讨,听到派兵入晋想了想问:“第八路军不是已经出发了吗?该到前线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