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当个座山雕-《浴火重生西路军》
第(3/3)页
原来八路军是要在这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发展本地人共同抗日呀。好是好,有人愿意跟着你们干吗?要知道东北日伪势力是极强的,老百姓已经慢慢顺服了。
陈海松不管别人怎么想,还是坚定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我还是那句话,东北的光复寄希望于东北人民,我们只是火种,燎原的烈火来自于东北民众。我就不相信所有的东北人都愿意天天向日本国旗鞠躬、孩子去学日本话,外出串门要请假、吃糠咽菜做牛马,所有的物产被剥夺,生命得不到保障?”
想想也是啊,这小鬼子对咱东北人真够毒辣的,再这样下去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
“刚才老先生问我在东北呆多久,我的计划是当座山雕,呆在东北这疙瘩不走了,直到把小鬼子干净彻底地感触东北为止。分兵在东北各地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打出抗日反满的大旗,整顿东北的地方武装,建立正规化国家军队,稳步开展对日斗争,先打小村镇、矿区、交通线,再到县城,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发展壮大。用不了几年,东北就会有20万如狼似虎的野战部队,把敌人孤立包围在几座大城市中,无法获得粮食、资源,有力地支援关内的抗战。”
“陈将军有此谋略,老朽佩服,只是贵军如何保证民众不会受到报复?”
“民众不能坐等军队的保护,一方面要给军队提供必要的粮食物资,另一方面要在军队的帮助下建立地方武装,对小规模的敌人进行打击,有大规模的敌人随时与部队保持联系,通报敌人情况,在部队的支援下消灭进犯的日伪军。军民合作、相互依存、全县一体才是自保求生图存的办法。”
“贵军愿意武装地方?”
“我们与日军作战最大的优势是民众的支持,物资、掩护、情报、带路对军队的行动至关重要,没有百姓,部队就是瞎子、聋子、花子,自身生存都无法保障谈何保护民众。武装民众是抗日的需要、也是民众自保的需要,但我军建立的武装必须绝对服从我军的领导,接受我军的正规化训练,统一执行作战任务,遵守我军坚决抗日不扰民、吃苦耐劳不动摇的基本原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