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这样撤了实在是无法向天下人交代,也许利用地利真可以阻挡一下。可万一失败了,第三战区就完了,自己辛苦积攒的百万家财也就全都资敌了。 戴戟知道顾祝同天生犹豫、不肯冒险,当年北伐打到江北,何应钦派刘峙第一军和顾祝同的第九军为主力向孙传芳进攻,第一军担任津浦路正面攻击,第九军担任津浦路左路攻击。 攻占临淮关后,顾祝同怕突前吃亏,心慌手乱之下忽然风传全军回转,不加思索率队撤退。而刘峙乘胜前进,在长淮卫与孙军遭遇,一战而胜,占领了蚌埠,抢去了头功。 此时,顾祝同部已后撤60公里,而刘峙部却前进了20公里。 何应钦一直觉得顾祝同作战能力强,稳健踏实,想栽培他指挥这两个军完成津浦路作战。可通过此次战斗,发现他优柔寡断、顾虑太多,非统率大兵团作战的帅才。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顾祝同都归刘峙指挥,升官总在刘峙之后。直到西安事变后,刘峙站错了队,跟何应钦走的太近,加上生活腐化才被打压。顾祝同才得以重用。 戴戟想到这再次进言希望能坚定顾祝同的决心:“长官,咱们也不是孤立的,外围有第七、第九战区可以依靠,内部还有十几万部队和十几万民众的支持,只要你下决心打,我保证能顶过十天,受到委座嘉奖。” 见顾祝同有些动心他详细说出自己的退敌之策:“咱们一边组织部队回撤防御,破坏道路、坚壁清野,让他在山里打转转。一边唱空城计,迷惑人生地不熟的鬼子。” “什么空城计?怎么唱?”挂着少将领章的茶叶商人孙静山不解地问。 “立即通过徽州的各大报社发布公告,我军早已洞悉日寇图谋,三个集团军18万将士、50万民众在预定区域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就等鬼子自己送山门来了。” “这能行吗?再说谁来给咱们发布消息呀?” “你有所不知,南京、安庆、杭州的《前线日报》、《中央日报》、《中国日报》、《皖报》、《复兴日报》、《中华日报》、《正义报》等数十几种报刊在徽州复刊,《皖南通讯社》、《皖南新闻社》、《警光社》、《民言社》等通讯社都在屯溪成立,我命令他们不得私自撤退。 咱们完全可以通过他们向全**民表明我们坚决抗日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的态度,鬼子并不了解皖南的兵力情况,罗卓英、李觉、孙元良部陆续调走的消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所以我们的舆论炸弹会让刚吃了败仗的鬼子小心谨慎,进攻肯定会缓慢许多,为咱们的收缩防御争取时间。” 听了半天顾祝同压制住扑通乱跳的心脏,妈的北侉子还能叫南蛮子小瞧了?不就是组织部队认认真真打一仗吗,大不了把这三个集团军拼光,他语气坚定地说:“是个好主意! 那个赶紧发报通知10、23集团军后撤沿路破坏道路、驱散村民,收缴粮食,让小鬼子找不到一个向导、找不到一粒米。命令他们在泾县、七都镇最少顶够十天。”(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