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哈哈笑着说:“洛甫同志没跟他接触过,不知道他是怎样一个文武全才。我敢说包括苏联回来的同志没有一个比他更jīng通革命理论,没有人比他更有原则。只是他的理论、他的原则和大家熟知的苏联的革命理论、原则有很多不同之处,大家从感情上还无法接受。 不过这正是他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勤于总结的可贵之处,我们总说我们要为**奋斗终身,怎么奋斗?是抱着**的本本照本宣科、指手画脚。还是沉下心来,认真研究中国革命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制定出有利于革命事业发展的各种政策? 我们看不惯他的很多政策,可这些政策在现实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常说如果我们革命是为事业的发展就得不断调整政策、不断更新革命的理论,如果仅仅为了满足共产国际的需要、为了让苏联党和zhèng fǔ满意,那就死抱着那些理论墨守陈规,事业也难以发展 我想中国**追求的应该是中国革命的发展,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从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参照苏联的经验带领中国人民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军事、发展教育、发展mín zhǔ,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打败侵略者。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这就需要我们党的高级干部逐步转变观念,围绕着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来思考现实问题,调整政策适应形势的发展。洛甫、克全同志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理论需要创新需要发展,波澜壮阔的抗rì战争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总结归纳群众的创造,使之理论化、规范化。 八月份我去了东北、绥远、河西。考察了那里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根据地建设,很受鼓舞和启发,党的事业是千千万万革命者、劳动者托举起来的伟大事业,离不开人民的创造,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总结第一线的创造,拉近党和群众的联系,用切合实际、具体有针对xìng的政策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闭门造车难免脱离实际,政策的偏差来自于对现实的误判,如果站在不同立场上带着成见、戴着有sè眼镜看待今天**悄然兴起的变化无疑会不满、愤怒,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则有另一种感受。我们肩负着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必须站稳立场。 离开中国、中国人民、中国革命这个根本立场,我们充其量也就是苏联**、共产国际的雇佣人员、在一片陌生的土地背着jǐng察向一群陌生的顾客推销大家并不了解、对他们的生活不会有大的改变甚至会造成损害的苏联革命,这样的工作有意义吗?” 张闻天连忙反对:“润之的比喻太夸张了,苏联革命的经验并不像你说的那样不堪。我们并不反对适当做出调整,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不容篡改,否则还叫什么**!陈海松的许多做法是好的,可其中掺杂了太多zì yóu主义、改良主义倾向。 比如第七战区里的新四军政委项英同志坚决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全心全意维护统一战线,积极配合**部队作战,同叶挺、高敬亭等军阀意识浓厚的流寇主义、陈毅、傅秋涛等分裂主义、冒险主义倾向作坚决斗争,保持了新四军的无产阶级xìng质。 陈海松去了以后,把党外的叶挺吸收进军政委员会,参与所有军事决策并拥有最后决定权,把党委记对军事工作的领导取消,仅仅负责抗rì宣传、党员教育、民众组织、根据地建设等rì常事务,同时大批留苏干部从重要军事岗位上退出从事地方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