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帝使来临-《焚神变》
第(3/3)页
平武侯一眼就认出这随行当中,绝大部分是大靖国翰林院的儒生,从衣着穿戴上,不难发现这随从的官位品阶,应在正四品,从三品上下。
“喔,原来是赵大人,幸会!”荣之隆面无表情地道。
这次赵正阳前来,虽然备足了礼物,但恐怕还留有许多后招。因此,荣之隆并不待见。
大靖国疆域辽阔,整个南疆加起来,约莫占据十分之一的领土。正所谓人杰地灵,虽然现在大靖**事渐渐式微,但文治昌盛繁荣。
全国各省当中,大量的学院林立,立上古圣贤之祖孔夫子雕塑。
拜天拜地,拜祖宗,再拜孔夫子!
翰林院名义上是修书正史,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智囊,这数千儒生,绝大部分是为皇族提供各种分析数据,从银钱计算到赈灾救济,从军事布局,再到帝国外交策略!
因此,天下士子无数,莫不以入翰林院为荣。而统帅翰林院近千儒生的首领,就是平武侯面前的赵正阳。
走到荣之隆前面,赵正阳略微收了一下厚物载德、拯救苍生为己任的文君气息,以示对平武侯的尊重,淡然道,“隆兄,我们已有十多年未见,阔别多年,正阳一直心生挂念。这次前往庆州,除了有皇帝诏书以外,正阳还想与隆兄多多叙旧。”
荣之隆面色稍缓,这个赵正阳是什么角色他心里非常清楚,不但是兵部总督,翰林魁首,更是夏侯皇族忠心耿耿地奴才。
平武侯自幼时,整个荣家都被皇族软禁,那时候赵正阳还未取得功名,由于两人都有一腔进取之心,所以在偶然相遇后,产生了一丝共勉进取的情谊。
不过二三十年过去,现今赵正阳官大一级,再加上又是皇族首席智囊,这种情谊已经被阵营对立的矛盾所取代。
平武侯大手一挥,做出一个“请”的动作,两人并排朝室内方向走去,只听荣之隆略带回忆色彩地说,“正阳兄,我还记得那年隆冬,应该是在二十七年前,先父风湿腿寒,在牢狱中疼痛无比;我去子午街买二钱黄酒的时候,你看着我的小酒壶,半天不愿意走开。哈哈――没想到正因为那次,让我结识了正阳兄,此生无憾啊。”
赵正阳心中一颤,当年初识时,自己确实穷困潦倒,借宿旧庙,日不能果腹。不过荣之隆也好不到哪里去,皇族一直忌惮他们是圣贤之后的身份,软禁了其祖上好几十年。或许正因为身份卑贱,却有鸿鹄壮志,两人一拍即合,成就了士子界的一段佳话。
如今时空斗转,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数年以前,赵正阳的智囊团就已经对平武侯的外围布局,安插细作,收集各种平武侯篡逆的证据;此外,赵正阳说服皇帝,在外围对平武侯的势力圈,进行弧形包围态势;再进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蛮族,意图对整个南疆形成南北夹击的局面。
如此算来,两人真正交锋,历来已久。互相斗法,胜负各半。
和各位读者兄弟姐们汇报下现在的情况,目前这书还没进入新人新书排行榜,不过就差那么一点点了,小爆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在登陆账号的情况下进行阅读,然后轻轻一投,推荐票和收藏给了俺,这样本周才有进首页的可能,不然孤独一周,伤感一世啊。饥渴,哭求,真心,都不足以形容我现在多么、多么需要你们的帮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