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丁显在一侧,看重方孝孺。嘴角似乎微微勾起,怎么看都有一丝嘲笑的意思。

    丁显有这样的表情,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朱允炆登基,本质上是对朱元璋当政时期一系列政策的反动。

    其实最大的反动,就是土地上。

    只是朱允炆登基以来,忙于稳定自己的地位,他根本不知道,一直到洪武二十七年的全国耕地总额,他在登基之后,已经开始下滑了。这不是一个人在做。而是很多人都在做。

    朱元璋费劲一切手段,将大明的耕地清丈出来。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们对朱元璋恨之入骨,却不敢乱动,而今还仅仅是试探。想办法将已经清丈出来的土地再次变成隐田。如果朝廷不加以阻止的话,数年之后,一场的疯狂的洗劫就会开始了。

    历史上就是这样的。洪武年间的耕地到了弘治年间仅仅剩下一半了。

    不过,这仅仅是暗潮而已。方孝孺或许有所察觉,但是方孝孺不能动,因为这些人是方孝孺的根基,他只能希望下面人做得不要太过分。太过分了,方孝孺是会出手阻止的。但是不会翻到台面上的。

    而太平铁厂也是如此。

    何夕制定的章程之中,已经何夕拟定大明律之中,都已经删除了匠户这个名词。也就是说太平铁厂之中的百姓,他们不是为朝廷服役的工匠,而是做工的百姓,不是奴隶,拥有人身自由。

    不想干了。走就行了。

    怎么能说逃亡的。

    而太平铁厂的官员,他们仅仅是经营工厂,并没有对工人处于刑罚的权力,他们可以开除工人,可以罚没所有工资奖金,但是对工人用刑是不可以的。

    但是方孝孺上台,他本意是对何夕很多恶政下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对于一些善政,方孝孺也是想要保留的。比如太平铁厂。

    太平铁厂的存在,给大明朝廷省了多少银子,带来多少利益,这都是能从朝廷账册上看得见的。方孝孺是想要保留下来,并且让给他们运作下来。

    只是,很多事情,一旦开始,就不受控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