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通常女子都对这种人离得远远的,生怕坏了自己名声,县主怎就不在意呢? 霍山应了下,又委婉道,「如今玉娘离开了定国公府,对县主来说也是好事。她的安全自有镖局来照应,县主以后还是与她少些来往,免得徒增事端。」 韩攸宁沉默了片刻,「我既喊了她那么多日子的娘,我就不能不管她。」 当年玉娘拼死护她,「你叫我一声娘,我就得对着起这声娘。」 」 玉娘为了她连命都搭上了,她又怎会在乎那些虚无的名声。 霍山神色微动,他从中听出了江湖儿女的侠气,对一个闺阁女子来说,能有如此胸襟委实是珍贵难得。 他正色道,「县主放心,霍某定尽力而为。」 韩攸宁谢过,起身告辞。 出了房门,便见玉娘站在廊下墙边,红着眼圈。 韩攸宁笑笑,「玉娘,我饿了,想吃牛乳羹。」 「馋嘴……走了!」玉娘拽着她的手往外走。 -- 连续三日早朝,都有朝臣上表弹劾晋王。 尤其以兵部尚书罗尚书为最。 弹劾晋王为私事动用金吾卫和大理寺,关 闭城门,大杀四方,枉顾百姓生死。百姓怨声载道,文人口诛笔伐,影响恶劣。 庆明帝始终不开口处理,都将弹劾给压了下去。 朝臣们颇为佩服罗尚书和那几位大人的勇气,毕竟这么多年来,弹劾太子弹劾皇子的事时有发生,可弹劾晋王的却是从来没有过。 看,现在皇上根本就不搭理吧? 罗尚书这内阁次辅才干了几日,果真是不知轻重了! 罗尚书面露忧色,言辞犀利,「南门口三人,被大理寺带走二十六人,敢问晋王府失窃何物,贼人能有如此之众!而那二十六人多为妇孺,偷盗罪为何还要株连?恳请皇上严惩晋王,严查此事以平民愤!金吾卫和太子助纣为虐,亦应严惩!」 庆明帝皱眉。 这事一旦严查,胡文德指证永平侯之事就会暴露出来。这朝堂上没一个傻子,事情一环扣一环,永平侯根本脱不了干系。 他私下里可以保永平侯,可若闹开了,他只能把永平侯推出去。 他看了赵宸一眼,「好了,容后再议。」 罗尚书摘下了梁冠,颤巍巍跪地俯首,「臣请罪辞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