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方分明是针对他设的一个局,在他眼皮子底下设的局。他却兴高采烈进了局,还一手推动它往前走。 王灿忽而停住了脚步,吩咐道,「你安排人去剑州,一路做局,让大家都以为那边的定国公是假的,要快!」 王茂道,「父亲是要以假乱真?」 王灿道,「这个唯一的法子了,赶紧去!」 王茂应下。 可他并不确定,现在做这些是否还来得及。若这是针对他们设的一个局,那么这个局定然是从源头上就设计好了。 他刚刚出门,宫里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王灿换上官服进宫。 庆明帝淡声道,「镇国公的消息比朕的恐怕还要早些,发生了什么你应该都知道了吧?」 王灿跪下拱手道,「臣惶恐!」 庆明帝挥退其他人,御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二人。 他利眸紧盯着王灿,「朕没看出来你惶恐,倒觉得你胆子大的很。那虎符除了朕,只有你清楚哪个是梁川大营的,你如何解释?」 王灿拱手道,「皇上,您可不中了他人的女干计,这分明是离间我们君臣的一个局!下官没有道理派人谋反,太子已经是储君,姑母又是太后,臣不至于这般糊涂画蛇添足!」 庆明帝冷笑,「朕倒觉得这不是画蛇添足,这一步一步走得颇有章法,没一步是浪费的。 你为解西北太子之困,伪造诏书虎符,找人假扮三皇子调兵。在事后又栽赃三皇子和罗尚书,将二人送进诏狱。…. 处置了三皇子后,你眼看着四皇子掌控京郊大营,便对他起了杀心。你先误导太后以为晋王妃毒杀南漳,又引导她迁怒晋王,逼朕以残害宗亲之名对晋王下手。之后见朕不肯下杀手,故技重施找人乔装定国公调兵进京。 他们一方为勤王,一方以为定国公为救女儿激愤谋反,互相便下了死手,哪里还会怀疑事情有诈。 而大战一旦起,四皇子在战乱中被射杀便顺理成章,晋王也会被以谋反之罪处死。即便真相曝露,一切也成既定事实,你一箭双雕除掉了两个太子的对手。」 庆明帝起身走到王灿身边,居高临下盯着他,「若假定国公的身份没有暴露,他会带兵一路杀进京城,杀进皇宫。如今宫中防卫空虚,他若是得手,太子不必等几十年便可轻松登基为帝。朕说的,可对?」 王灿脸色苍白。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皇上联想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可一切都合情合理,许多事也的确是他一手造就的,他无从辩驳。 他双手扶地磕头,「皇上,臣惶恐!这就是那人的厉害之处,前前后后设局将臣和皇上您都设计进去了,皇上,臣可拿族人性命起誓……」 「他们本是将死之人,你不必拿他们起誓。」 庆明帝打断了他,「谋逆大罪,再加残害宗亲,王氏一族还想活命吗?」 王灿嘴唇颤抖,哀声道,「皇上,您可曾想过,或许这个定国公就是真的呢?他故意露出破绽让众人以为他是假的,以此来嫁祸臣,离间我们君臣关系。而晋王和定国公却可凭此顺利脱身,彻底撇清干系。」 庆明帝眸光一沉。 也有这种可能。 他问,「即便如此,那虎符又如何解释?」 王灿道,「虎符是工部所制,他们很容易便可完整地再仿造一套。接下来,他们只需参透皇上派发虎符的规律,又或许是偷看到皇上派发给梁川大营的虎符……」 庆明帝冷哼。 这分明是强词夺理。 不过也不无可能。 若那调兵的定国公是真的,便一切皆有可能。 他道,「这么说,你以为,这背后设局之人是晋王?」 王灿见皇上态度有所松动,忙道,「晋王智计无双,除了他,恐怕也无人能想出这么绝妙的局了。」 他这不单单是为自救才如此说的,而是真心地如此认为。除了晋王,还有谁能让他栽这么大的跟头! 吴俭悄悄地进来,站在殿门口远远地看着。 庆明帝问,「有什么事?」 吴俭这才小心翼翼上前,「禀皇上,有剑州来的捷报。」 庆明帝道,「让他们进来。」 吴俭打开殿门,三个信兵一身风霜进了大殿。 行礼之后,为首的尉官呈上捷报,「禀皇上,南邓侵扰乌州边境,定国公和卢将军领兵歼敌一万有余,夺两城!」…. 庆明帝展开捷报,是卢振安亲笔奏报,上面有他们二人约定的暗记,他人无法模仿。 按捷报所言,整个冬至月下旬和腊月他都和定国公在乌州征战,而此次捷报还请求皇上出调兵兵符,他们也好从剑州调兵增援乌州,乘胜追击。 他将捷报扔到王灿面前,「你来看,哪个定国公是真,哪个是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