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庆明帝出乾清宫 门,走出去不多远,便是开阔的御花园。 御花园前方岿然矗立着威严肃穆的泰山石,山石灰白黛青相间,凝重,浑厚,稳稳地镇着这一方龙脉。泰山石前四通八达,视野开阔。 此时御花园的西边和南边,远远的宫道上已经铺满了黑压压的兵马,他们穿着京郊大营的战袍甲胄,整肃威武,踏踏踏,步伐庄重,凛然,一步步向他逼近。 一方为首骑在马上的,是太子赵宸。 另一方为首的是李老将军。 还有成郡王率领一众御林军已经先一步到达御花园,守在那里,做出的却是共进退的姿态。 庆明帝立在泰山石前,一双如狼般阴鸷的眼睛死死盯着驱马上前的赵宸,「太子,原来谋反的人竟是你。」 赵宸面色冰寒,比他身上黑沉沉的甲胄还要冷上几分,「父皇在位十几年杀孽太重,满朝文武、天下苍生苦之久矣。儿臣不忍天下苍生再遭苦难,只能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庆明帝声音森寒,让人如若置身地狱,「朕是帝王,便是天,你这是大逆不道,是逆天而为!」 他指着李老将军,还有他们身后的兵马,「还有你,你们,都是大逆不道!枉朕如此信任你们,将戍卫京畿的重任交于你们!」 李老将军声音洪亮,「皇上不必与老臣论道了,何为大道,老臣已经想明白了!老臣今日就反了你了,你说再多也没用!」 庆明帝胸口一堵,将谋反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当真是他认识的李老将军吗? 庆明帝顾不得气闷,策反不了李老将军,他又将目光放到御林军身上。 他指着周围林立的御林军侍卫,高声道,「你们可听明白了?太子不是来勤王,是来谋反的!你们身为禁卫军,可知道此时该做什么!」 御林军侍卫们闻言,面色凛然,方知他们被人利用。心中的使命感使然,他们齐声高呼,「誓死保护皇上!」 侍卫们喊着话,纷纷将手里的兵器亮出来,戒备地对着太子的兵马,还有他们曾经的统领成郡王。 庆明帝冷冷看着成郡王,「原来只有你一个人叛变,却想拖着整个御林军下水。」 成郡王之前便担心这个局面,他不能事先说服御林军将士,人太多,只要有一个人口风不严泄露出去,便是满盘皆输。 可晋王又不想多造杀孽,不想上万御林军白白丢了性命,便不肯让太子武力攻皇宫。可现在兵马进皇宫后,局面能否控制扭转,成郡王当真没有太大的把握。 而另一个方向,御林军副统领刘副统领领着一众御林军赶来,他也是刚得了消息,便召集一众可用兵马迅速赶了过来。 当看到对面的庆明帝和太子父子二人正在针锋相对,而御林军侍卫的刀剑对着的是太子身后的兵马和成郡王,刘副统领一时看不明白了,太子不是奉命来勤王的吗? 白日里太子还和皇上谈的好好的,皇上似乎颇为倚重他的啊! 庆明帝转过头,盯着刘副统领道,「你也被太子收买了,是来造反的?」 竟是如此吗!太子造反了? 可想到两月前镇国公府谋反,今日之事又变得理所当然起来,看来镇国公死得当真不冤枉呐! 刘副统领心中瞬间真相了,忙肃正脸色粗着嗓门拱手道,「臣不敢!臣是来保护皇上的!」 到现在,庆明帝虽还恼怒,心下却又有了底气。 刘副统领看来还没被收买。不过此人憨直,颇认死理,太子若想收买他,的确要冒很大的风险。 他有一万龙卫,还有一万御林军。太子手中的两位京郊大营的兵马,被剿灭也不过是一个晚上的功夫。 只要足够快,京城的城防就会重新建立起来,撑到附近军营的兵马前来勤王。 庆明帝如此想着,手臂便举了起来,「众将士听命……」 「御林军将士们,本王领你们多年,不想你们无辜送死……」成郡王打断了庆明帝的话,无视身前顶着他的尖刀,他目光凛然,「御林军每年死二百余人,其中因公而死者不足半数,剩余那一百多是如何死的?」 御林军侍卫们默然。 他们身边的同伴,有的是死于皇上的怒火,有的是死于所谓的失职——就像坤宁宫周围的侍卫,每年总得死上几十个吧。还有的死得悄无声息,可不必想也知道,是因着什么被灭口了。 所以侍卫们都怕,都怕被选中在坤宁宫周围守卫,也怕在乾清宫周围守卫。 庆明帝见成郡王蛊惑人心,看了身侧的黑衣暗卫一眼,那暗卫手上微动,便有寒光一闪,冲着成郡王的喉咙飞去。 成郡王事先经太子提醒,一直注意着庆明帝身边的那两个黑衣人,这个黑衣人手上的细微动作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成郡王一个旋身便将自己身前的刀剑悉数收入手中,再回旋格挡,将那飞镖格挡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