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田叔······” “就这么好说话?” “——说让他做内史,他就做内史;” “说让他收拾晁错留下的烂摊子,就愿意收拾晁错的烂摊子。” “这人······” “就没脾气?” 在太子宫接见田叔,并简单交流过之后,接连好几天,这个问题都在刘胜的脑海中眷恋不去。 直到秋九月过半,今年的秋收事宜基本临近尾声,窦太后借机阻止起一场‘家宴’时,刘胜心中,也还为此感到不解。 看着宝贝孙儿百无禁忌的平躺下身,紧皱着眉头躺在自己腿上,并如是发出一问,窦太后那沟壑遍布的苍老面容之上,也只立时涌上一阵怜爱之色。 “痴儿~” “不是他田子卿没脾气~” “是对我的宝贝孙儿、皇帝的宝贝儿子,他田子卿,不敢有怨气。” “田子卿的性子,也确实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 “只要想通了,就总是能很容易接受一些事、一些变化。” “——尤其是因为君主的意志,而产生的变化、变动······” 听闻祖母此言,刘胜仍大咧咧躺在祖母窦太后的腿上,虽稍点下头,紧紧皱起的眉头却丝毫没有舒缓。 在御榻斜前方,贾皇后、薄夫人紧挨着坐在一起,看着刘胜这幅模样,面上也尽是一抹酷似一人的姨母笑; 在薄夫人身后,皇七子刘彭祖则是将略有些羡慕、憧憬的目光,撒上了刘胜平躺在御榻之上的身影。 而在窦太后、太子胜祖孙二人身旁,陪坐于御榻之上的天子启,看着刘胜如此架势,只面色阴郁的沉下脸去······ “好歹也是做太子的人了,一点礼数都不懂······” 似是自语,却又明显可以抬高音量的一声‘呢喃’,自没能躲过因视力丧失,而导致听觉愈发敏锐的窦太后的耳朵。 听到天子启这一声呢喃,或者说抱怨、牢骚,窦太后只云淡风轻的将头稍侧过去些; 那早已无法聚焦于一处的目光,甚至都没能投注于天子启身上的某一点; 但光是这侧头的动作,便已是让天子启下意识将双手撑在了身侧,已然是做好了随时起身的准备······ “我的孙儿,我自个儿宠着~” “皇帝若是看不惯······” 语调极尽淡然的说着,窦太后便稍低下头,大致看向正躺在腿上、昂首看着自己的孙儿刘胜。 “若是看不惯,那皇帝,便来替小九吧。” “——这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皇帝,总还是要恩准我这老婆子享一享的。” “不让我的孙儿这么做,那,就由儿子做吧······” 乍一听上去稀松平常,实则已是有些抱怨天子启‘不关心我这亲母’的意味,甚至还带些幽怨的话语声,自是让天子启面色稍一紧。 神情阴晴不定的沉吟良久,终也只得偷偷瞪一眼刘胜,旋即便堆起一抹极尽灿烂,又极其僵硬的笑容,将身子尽量侧过来写。 “呵呵······” “母后,言重了,言重了······” ··· “过去这些年,儿臣忙于国事,实在没能在母后身前尽孝。” “这,都是儿臣的不是。” “早些年,有梁王三不五时入朝,替儿臣尽孝于母后膝前;” “但时日久了,朝野内外物议鼎沸,梁王,也不便在常朝长安了······” ··· “——儿臣肩负宗庙、社稷的重担,操劳国务而无暇;” “——梁王肩负梁国上百万民生计,投鼠忌器而难朝。” “居然让母后,没能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都是我们做儿子的不对。” “现在,有孙辈聚在母后膝边,替儿臣等尽孝;” “儿臣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怎么敢看不惯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