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主少国疑?-《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3/3)页

    “而现如今,父皇已经大行,儿虽即位,却是年少而立,主少国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合格的丞相,是不利于宗庙、社稷的。”

    “相较于合适的丞相,一个能力没那么出色,甚至隐隐有些德不配位的丞相,才是更好的选择。”

    “——皇祖母选定的人选,是桃侯刘舍。”

    “虽然嘴上,皇祖母说的是‘了却大行皇帝的遗愿’,但实际上,刘舍能做丞相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不配做丞相······”···

    “该怎么同母亲说呢······”

    “嗯······”

    “就好比老成谋国,说的是臣子老道、老练,为国家谋划;”

    “但老臣谋国,却也可以解释成:老迈的臣子凭借资历,去图谋宗庙、社稷。”

    “——就好像太祖高皇帝之时,萧相国自污一样:臣下,尤其是丞相这种手握大权的臣子,是不能比君王更具威望的。”

    “萧相国怕自己的威望比太祖高皇帝还高,于是自污;”

    “而如今,儿年少即立,要想让丞相的威望比自己低,就只能选一个不配做丞相的人做丞相。”

    “当然,顺带也可以借这次的事,收了桃侯刘舍的心。”

    “毕竟刘舍自己,也知道自己配不配做丞相,也知道自己能做丞相,应该对谁感恩戴德······”看着刘胜平躺在自己腿上、双眼微闭,嘴上却耐心的为自己解读其方才,刘胜和窦太后之间的谈话内容,贾太后只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过了好一会儿,才又不解的问道:“那窦婴呢?”

    “为何我儿一提窦婴,母后便面生不愉,非但驳了我儿,还借故离去?”却见刘胜闻言,只温笑着摇了摇头,旋即睁开眼,满是轻松的看向母亲。

    “窦婴,写作‘魏其侯’,读作‘窦氏外戚’。”

    “皇祖母嘴上,当然会说‘窦婴做不了丞相’;”

    “但窦氏,肯定很乐意自己的宗族,能出一个丞相。”

    “尤其是在皇祖母尚还健在、儿还年幼未冠之时,出一个权倾朝野的丞相。”

    “——母亲瞧好吧。”

    “——明年,儿行过冠礼,刘舍的丞相之位,就肯定会被魏其侯所取代。”

    “到了那时,有魏其侯这个‘丞相’盯着朝堂,儿在皇祖母面前,才能不再如履薄冰,皇祖母也才能放心的还政,允儿临朝掌政。”···

    “自眼疾愈发严重,皇祖母的心思,便也愈发的敏感、多疑;”

    “母后在长乐,要多注意着些,万莫和皇祖母生了嫌隙。”

    “若皇祖母提起窦婴、魏其侯,母后有意无意夸赞两句便是。”

    “说到朝中大事,母亲就谨记一句‘唯太皇太后拍板做主’即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