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1章 耗不起-《冉魏霸业》
第(2/3)页
陛下也疯了?!
冉闵一甩衣袖,把手掌摊开,又紧紧的攥在一起,低声道:“朕是当局者迷了。正所谓,兵贵精不贵多,兵马多,看上去声势浩大的一方,往往会被兵强马壮的一方击败!”
“为什么?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主要是应用了正确的战术,以及足够的运气,打垮了敌军的士气,一旦军队彻底溃散,那么数量有多少都顶用!而这一战,想要速战速决,咱们就不能跟晋军继续在几个地方耗下去,咱们要跟他们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大决战!”
冉闵看似疯狂,其实心里清楚得很。
为什么几万人能打败几十万人呢?
因为战场面积不是无限的,不可能摆下所有士兵,所以战斗双方的实际接触面积是很有限的,看似几十万人的大战,其实战斗的只有几万甚至几千人,剩下那些都是预备队。
而正在战斗的士兵一旦全面溃败,那么将领很可能来不及调遣预备队,就使得部队彻底陷入混乱,然后全面崩溃。
既然有这么大的兵力优势,士兵们为啥就没有反抗的自信,偏偏要士气崩溃呢?
因为古代限于通讯条件的落后,以及士兵文化素质很低,底层士兵(甚至部分基层将领)根本就不了解敌人甚至自己这方的情况,他们根本不知道敌人的强弱,也不知道自己这边的具体兵力,根本不明白自己这边的兵力优势。
所以他们一旦看到前方的友军大面积溃逃了,也会被恐惧笼罩,只想着逃跑。
这种莫名其妙的全面溃败,其实人越多越容易发生,就因为一般的士兵无法了解战场的全面情况。
如果只是几十个人的战斗,一眼就能看出来自己这边人多,那反而不会莫名其妙的溃败。
而军队一旦全面溃败,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了,面对敌人的追杀,溃兵们一个个还真就像西瓜一样,就等着被人抓住砍了,甚至比西瓜还不如,因为有些溃兵为了能快点逃跑,甚至会砍挡路的自己人……
“陛下,你打算怎么做?”
冉闵眯着眼睛说道:“这一战,不能陷入被动的拉锯战。晋国耗不起,咱们魏国一样耗不起,倘若陷入这种拉锯战,就算咱们最后能胜,也一定是惨胜,相信诸位都不愿意重现秦赵长平之战的悲剧吧?”
秦赵长平之战的悲剧,指的就是在长平之战过后,秦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事情。
白起一生的作战中,最有名的当属长平之战,这是秦赵两国的生死一战,这战当然以白起的胜利结束,但令人影响深刻的是白起杀降,四十多万赵国降卒,白起全部杀了!
白起为何要杀掉赵国的四十万降卒呢?
冉闵认为,归根结底,一共就三个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