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世界第一共和国-《兰芳》


    第(2/3)页

    除了美食之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文化方面。

    这年头,欧洲的中国热正是攀上最巅峰的时候。

    原本这个巅峰会随着马戛尔尼使团的出使和回归而被打破,由此中华文明开始在西方成为了负面意义上的代表词。

    但是随着赵学宁和兰芳共和国的进取,带清被消灭了,中华联邦成功的建立起来了,中华文明走出黑暗和低谷,渐有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势。

    强大的中华联邦取代了带清,成为了世界眼中中华的代名词。

    随着赵学宁所著《共和国》的西传,还有带英首相小皮特来访中华联邦这一系列的东西交流事件的发生,中华文明的样貌在欧洲人的眼中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更上一层楼。

    中华文明在相当一部分欧洲知识分子眼里已然成为了先进、共和、民主的代表,欧洲人对于中华文明的一切也是更加向往了。

    他们大力批判本国的封建专制,贬低本国的政治人物、官僚、各式传统和文化习俗,大力褒奖、宣扬中华文明的优越性。

    很多欧洲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文明才是优秀的、成功的文明,而他们本国的文明是落后、野蛮、毫无希望的失败文明。

    他们强烈要求本国实施中华联邦式的改革,学习中华联邦的文化与制度,进行全面变革。

    一个两个精神中国人开始在欧洲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冒头,渐有燎原之势。

    在此基础之上,赵学宁准备趁着这股东风,正式去欧洲开办正规的中华式教育的学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教育那些欧洲上流社会的人们。

    让他们学习中华文化,尊崇中华文化,以学习中华文化为荣,将他们原本的文化狠狠地踩在鄙视链的底端,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鄙视链的顶层选手。

    赵学宁有理由相信他在这个时代做这样的事情会远远比以后再做这样的事情要方便的多。

    而且该说不说,为了做成这个事情,赵学宁已经组织文化部和教育部对出海之后所建立的学府将要教授的课程做了一番完整的准备。

    在他的计划之中,首先就是要宣扬中华的历史。

    从上古三皇五帝开始宣扬,一直宣扬到中华联邦,把一整个完整的中华历史脉络给这些欧洲人讲清楚,让他们知道中华为什么是中华,让他们知道中华从古延绵至今从未断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文明。

    有的文明可能起源比中华文明更早,但是他们灭绝了,没能传承下来。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能没有那么早,但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一直都在,一脉相承从未断绝,古老而又新潮,睿智而又谨慎,充满着勃勃生机,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文明,没有之一。

    除了中华历史,赵学宁还打算开设中华司法和中华思想这两个重要的科目。

    中华司法需要讲述上古时代的先贤是如何促成成文法的出现,是如何从礼制向法制过渡,讲述中华的法律是如何从约束平民到约束权贵。

    讲述中华历代的法学家是如何让法律成为治国的准则,是如何尝试以法治国而后发现以法治国过刚易折,又如何融合了其余各家思想的宽仁之术进行改进,从而将严苛的律法融合了人情。

    这一系列的变革与流传使得当今的中华律法不仅具有极强的震慑力和威慑力,也有一丝温情脉脉,上至大总统,下至普通平民,每一个人都会在这套法律的约束范围之内。

    如果触犯了律法,就算是大总统本人也必须要接受律法的惩治,无人可以例外。

    当然这套法律也并非冰冷无情,也有相对宽仁的地方,更注重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要用法律去杀人。

    中华法系对十恶不赦之人也会处于最严厉的死刑,但是中华法系的根本目的是为救人,而不是为杀人。

    中华法系不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不是为了站在权贵的立场上去杀害威胁到他们利益的挑战者,而是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想要去挽救迷失的灵魂,维护人间的公平和正义,以及一丝温情。

    通过这种基本精神的传达,向欧洲人宣扬中华法系的优越性,丰富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这是其中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