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罗教授想了半天,决定不下来,干脆不想了,两个我都记录回去,让使用方选。 听见他的想法,高振东笑了,他不用脑子都会猜得出使用方会选哪个——火力猛的那个。 把两种弹丸的结构给他画了个图,罗教授拿着,爱不释手。 罗教授早上从高振东这里回去,下午就找到了使用方代表,把高振东的关于枪挂榴弹的两个设计拿给使用方代表看了。 使用方代表看着,幸福感溢于言表。 “罗教授啊,你搞的这个设计太好了,没想到我们刚提出要求,你就已经把原理设计都搞好了。” 老罗同志连忙撇清:“不是,同志,原理设计不是我搞的,是我去咨询其他单位同志,他给搞的,这东西我可想不出来。” 不是自己的功劳,可不能乱伸手,该说明白还是要说明白的,否则传到人家耳朵里就事情难看了。 使用方代表却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噢,他啊,我明白,我明白,不管是谁吧,这东西是真好啊。” 能不好嘛,既能直射又能曲射,既能打轻装甲又能反步兵,射程、准头远超手榴弹,对上敌方机枪火力点,就有了随时能用上的打击火力。 到时候一个班挂两支,然后弹药请全班分散携带,能让敌人吃个饱,在使用方看来,能爆炸的,就是好家伙。 以前那时候,哪儿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再看看指标,惊喜! “我们不是只要求200米的射程嘛,这是?” “同志是这样的,在那边,我们当场就计算过,用这个设计,反步兵400米,反装甲100米的射程没有问题。” 反装甲射程要近些,因为反步兵是一打一大片,反装甲是打一个可能会运动的点,远了不是打不到,而是打不着。 装备的指标,从来都不止是看单一数值的,是个综合考虑的问题,就好像手枪有效射程没有超过50米的,就是因为“有效”两字,打都打不着,打得再远有个屁的效。 使用方代表的幸福感更强了:“俺要这,俺要这,赶紧搞起来。” 罗教授却是指着最后两页纸:“同志,那边那位同志提供了两种弹丸设计,我这里不好决定,得请你这里明确一下。” 使用方代表扫了一遍,指着前装方案的图,斩钉截铁的道:“俺要这!” 罗教授一看,想起临别的时候高主任的话,暗叹高主任对他们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这选择,这动作,和他说的如出一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