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振东敬了个礼,他名字还是挂在民兵队伍里的嘛,敬礼还是可以的,然后从张处长手中接过先进个人的奖状,还有几十发子弹的纸包,这年头的奖品包装都很朴素。 张处长办完事情,和高振东稍微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快过年了,大家都很忙。 —— 三分厂门外,来了几个人,手持防工委的介绍信,说是要找高振东。 检查证件后,他们被带到了会客室,三分厂的同志去找高振东去了。 几个人坐在会客室,小声聊天。 “你说我们这时候来找高总工,是不是不合适?快过年了,会不会耽误人家工作。”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过年就不工作了?这不还没过呢嘛。” “防工委都叫我们直接来找,那就肯定没问题,再说了,我有准备的,带礼物了。” “还是你脑袋灵光,带的什么东西?” 说带了礼物的同志,从包里拿出来他的“礼物”,其他人一看不淡定了。 “你大过年的送这玩意,不合适吧?”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我向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打听过,这位高总啊,行伍出身,就好这一口,上次去草原拖拉机厂出差,还带了好几个大个儿的走呢。” “这个口径的我们没有吧?你从哪儿倒腾的?”????“谁说没有,正在搞的步战车上,不就是25炮?我从他们靶场上捡的。” 几个人正聊着呢,高振东进来了。 几位同志连忙停下聊天,站起来和高振东打招呼。 为首的一位敬了个礼:“高振东同志好,我们是装甲兵装备部的,这位同志,是科研单位的,这次来,是向您请教问题来了。” 高振东点点头,请他们坐下,笑道:“那你们可够辛苦的,快过年了还在到处奔波。” 装甲兵的和搞导弹这些不太一样,由于大多厂所合一,而且厂的位置都设置得比较刁钻,反正肯定不可能在京城。 “不辛苦不辛苦,高总工,这是我在靶场捡的几个弹壳,以前都是海上用的,陆上很少见,听草拖厂的同志说您喜欢这个,就带给您看看。”气氛很随意,装甲兵的同志也顺手把“礼物”递给高振东。 给您看看,不是玩玩,看看的解释有很多,比如提提意见啥的,说起来比较好听。 高振东的确喜欢这个,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了,25炮的弹壳,就是自己建议由海上陆,用来当步战车主炮的那门炮。 那来人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啊,这个不错,哈哈,有心了有心了,谢谢。你们这次来,目的和装甲车有关?是哪一种啊?” 果然是专家,看个炮弹壳就知道具体是干嘛的,过来的同志不由得肃然起敬。 “高总工说对了,我们这次来,是为了上次您开会的时候和我们首长提起的那个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