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得,技术性能差、战术性能不行,现在连经验都不能积累了,那还搞个屁啊。 最终如高振东所愿,没太耽搁大家时间,这个会并没有开太久,就初步定了下来。 仿制K-5这个事儿,不搞了,导研院的同志可以暂时停止相关工作,等到上报并得到批复之后,就正式终止。 会议初步决议做出来之后,防工委领导转向高振东:“你说K-5用的制导方式、作战范围这些都有问题,那你觉得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应该是个什么样子?需要哪些性能?照顾哪些方面?” 领导从高振东的发言里,总觉得他好像对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有不少的想法,至少是有一定的标准或者下限要求在里面的,否则他没法把K-5的缺陷说得这么头头是道。 空军的同志听了,也觉得领导这个问题问得好,你把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搞没了,那是不是考虑给我们补点儿什么回来? 导研院的同志也打起了精神,搞红外空空弹的那帮同志,对这位高副总师可是推崇备至,评价很高。 没准儿今天,能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K-5仿制的工作是被他搞没了,但是有可能得到一个更好的项目也说不定啊。 高振东其实并没有太多准备,他只想着先把K-5弄下马,但是对于扶什么东西上马,其实没有通盘考虑。 但是防工委领导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一来,雷达空空弹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心里是有数的。 二来,他是曾经把雷达空空弹放到一个未来体系内考虑过,因为这个弹能起到很多红外空空弹无法起到的作用。 细节虽然暂时还说不上来,但是要说到技战术要求这些东西,那就完全难不倒他。 “我觉得以现在的环境和技术能力,10公里范围内的事情,主要交给红外格斗弹就行了,在这个范围内,红外弹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雷达空空弹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在10公里范围之外,因为到了那个距离,红外弹就看不见了。” 日后常见的战斗机IRST(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那是有了战斗机庞大的机体作为后盾,或者是专用吊舱总体都为红外服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更大的孔径、更好的红外传感器才能做到几十公里。 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红外格斗弹的射程也就10来公里算及格,15公里算优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