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者其实尺寸差不多,但高振东考虑到时代不同带来的机械精密度问题,降低了磁道密度。 这个话题,其他人插不上嘴,因为完全不懂,不过池总工他们就没问题了。 运算所的同志在脑袋里模拟、计算、思考了一会儿,纷纷发出了类似后世巨硬比尔.大门的感慨。 “90kB啊,这个容量好大。” “用不完,真的用不完!”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90kB实在是太大了。” “够用了够用了。” “……” 看着他们,高振东的脸颊直抽抽,他也不好吐槽你们别的不说,这方面倒是和门神保持了高度一致。 只好笑道:“这个容量暂时够用,先用着。” 他们在考虑的是容量的问题,但是负责其他部分的同志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三分厂的一批老师傅已经交头接耳商量了一会儿了,这时候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高总工,我们算过,这个相当于是把60毫米分成了20条,每条3毫米,我们不知道别的东西支持不支持,但是在我们这里,纯从机械的方向来说,这个宽度太大了,有点儿浪费。” 共事已久,他们知道高振东对正确意见是非常听得进去,而且是非常乐意听取的,不存在当面指出让他下不来台的说法,他高兴得很,所以直接就指出了在他们看来,高振东设计里的不合理之处。 高振东很高兴,他设计20条磁道,是留足了冗余,降低研发难度,只要能够增加,他是求之不得。 “能增加到多少?” “这个不好说,这东西个头限制比较狠,我们手上的光电编码器和传动机构有些大,做到某些设备的精度是不可能,但是3毫米肯定是太大了。” 某些设备的精度,自然是指光刻机的工件台,那个只有几个微米,比这个低1000倍! 高振东道:“光电编码器,有1cm大小的,当然精度也差不少,至于小型传动机构,这里有京城手表厂的同志,他们能提供帮助。” 京城手表厂的龙总笑道:“我们搞的传动机构,体积小,但是力气也小,要适当放大,增加传动力学性能。不过我估计了一下,问题不大,对我们来说,从小往大里做,还是比较简单的。” 作为这方面的顶级,龙总有他们自己的骄傲。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合适检测设备,检测控制结果是否到位。” 对于手表来说,那个游丝摆就既是驱动,又是基准,决定了手表表针的运动状态,多久跑一次,每次跑多少,根子都在那个游丝摆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