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樊老师坐下来,也没多寒暄几句,就笑道:“我今天来啊,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情找你来了。” 医技委主任也笑了:“我就说呢,不过你只要肯来就好,好歹你也是医技委的委员,见年见月的才来一趟,不知道的别人还以为我给你穿小鞋,这我上哪儿说理去。” 人说笑几句,樊老师从包里拿出来一叠装订好的材料,先拿起一本,递给医技委主任:“你先看看这个。” “嗨,你人来就行嘛,还带什么东西。”主任一边开玩笑,一边接过来。 樊老师笑着不接话,一会儿你可能就不会再开玩笑咯。 主任看着这第一份材料,看着看着神情就严肃起来,仔细的逐字逐句阅读,最后抬起头,眼里闪着惊喜的光芒。 “这是真的?” 樊老师点点头:“真的,第一例,是我在医院急诊坐诊的时候亲自接诊。另外,在这段时间,我的学生,还有京二医的同志在他们附院,也用这种手法救治了三例类似的患者,两例当即起效,有一例没起到作用,还是切开了气管。” 京城人多,两个大医院碰见几例类似病例,简直不要太正常。 别看听樊老师说起来,4例里面只成功了3例,就这个比例,已经让主任喜出望外。作为急救手法,这个比例那是相当之高了,哪怕这是在训练有素的医生手上才得到的。 “你还是这么喜欢到一线,甚至连急诊都去了,佩服佩服。”主任先忍不住夸了樊老师几句,然后站起身来,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嗯,你和京二医的同志,判断是对的,这种急救手法,的确值得推广!我们先组织点人,请那位发明这个手法的娄晓娥同志讲课,然后他们再回去开枝散叶,同时,在部里面发行的专业报刊杂志和医疗类科普报刊上,也做一下推广。积累一下数据之后,再写篇论文,娄晓娥同志一作,你做通讯作者,投到外面的医学杂志上面。” 主任不愧是搞技术管理的,一套操作那是行云流水,专业人员、普通群众,面面俱到,甚至都考虑到发论文了。 樊老师却是皱了皱眉头:“讲课可能不行,这位娄晓娥同志,还是一位大二的学生……” 嘎?! 主任的接下来的话顿时就被掐断了。 他带着点不可思议的神色看向樊老师:“你说的是真的?这个急救手法思虑如此周到,手法体系如此完整,效果这么的好,不是胸外的积年老手,怎么可能弄得出来?” 樊老师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第一次使用是她使用出来的,而且材料也是她提供的,应该说,还是有天才的嘛,而且,值得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呢。我说讲课可能不行的原因,就在这里,她在这个事情上面,深度够了,广度方面受限于学习年限,可能还不够,回答起同志们的问题来有困难,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她日后发展不利。不过论文倒是没问题,这方面,我可以给她突击一下。” 诶,以这个理由,先把娄晓娥同学拉过来教一教,先过过当老师的瘾也好。 主任点点头:“嗯,你还是很会保护人才的,那这个事情就按照你说的,推广计划方面,就按照我刚才说的,具体负责落地交给你和京二医,讲课这个事情,你安排人员上就行,我看呐,这个事情非你莫属。” “我自己就不上了,到时候我和京二医那边商量一下,共同推举个人出来吧。” 说到这里,主任才想起来刚才樊老师说的话里,留了个尾巴。 “你说值得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是什么意思?”他隐隐有个感觉,今天这个事儿,好像挺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