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实在这里面,少了一类非常重量级的东西,但是那类东西也不可能在这个会上汇报,那是独一档的。 东北冰城,某厂厂房内,一架机身细长,机翼后掠的飞机正在接受改装。 这架飞机,是我们从老毛子那里得到的散件组装的第一架图-16轰炸机,其实59年才组装完毕,真正服役,也没多长时间。 可是和高振东前世不同的是,原本65年才需要它承担的任务,现在却不得不大大的提前,虽然是被迫的,但是被迫得很高兴。 ——那就是65年的第二枚核弹空投试验任务。 当1月初,我们的第一枚大炸逼成功在大漠深处轰鸣之后,实战化的需求立马就被提上了台面。 而对我们来说,陆、空、海三位一体的核力量里,现阶段最为现实、方便的,就是空投核弹。 毕竟轰炸机的携弹量比当前的弹道导弹要大得多,而且作战半径也远超现在仅有的一型战鼓二的射程。 所以在大漠深处紧锣密鼓开展两弹结合工作的同时,冰城这边作为第一架散件组装图-16的老家,也同步开展了图-16携带邱小姐的改装工作。 “进度怎么样了?”一位同志问现场的改装负责同志。 “重载投放机构已经改装完成,测试过了,达到任务书要求,就等上天测试。环控方面,弹舱恒温系统改装已经完成,经过测试,达到了预定的效果,现在是在恒温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恒湿系统的加装。”现场负责人说起这个来,很是自信。 “嗯,那看来进度不错。后效监测和记录设备,正在生产,你们要随时准备好接装工作。” 作为第一架负责投放任务的飞机,不但要负责投放,还要负责一些后效的监测。 “放心吧,我有信心,一定能赶上任务节点。”现场负责人笑道。 “总之是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快加快进度,原本谁能想到现在就需要它承担这个任务?打点提前量总是好事。” “没问题,我们会尽量。”负责改装的同志非常有信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