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你先去吧,把工作做好,注意四字方针——不卑不亢。我看看他们带过来的这封信件。” 等到汇报的同志离开,他才打开了手上的信件。 这是一封来自海外族裔的信件,只是这封信的撰写者有些特殊,是一位科学工作者。 “……建议考虑冲击奖项,以期在国际上进一步提高学术声誉……” “……对最近几年的技术成果的观察和评价,有多项具备冲奖潜力的成果……” “……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内的多项成果,涵盖生物医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首长看到这里,放下信件,自语道:“时机还不成熟,不成熟啊,现在去,浪费了。” 理论上第一次提名无果的,也还有机会,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样一来,实际上机会却不是很多了。 他相信对方的判断,但是此时的情况过于复杂,反倒不是好时机。 —— 西南飞机研究所,一位同志盯着自己的计算机屏幕,正在发愣。 “诶诶诶,大组长,醒醒,发什么愣呢?怎么,RTOS的东西太深,学睡着了?”旁边一位同志笑道。 “不是不是,马同志的课讲得很好,深入浅出,只会精神头儿越来越足,哪儿可能睡得着。”发愣的同志笑道。听起来他是一位组长,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组的。 不过既然是听马娟的课,还提到了RTOS,那无疑应该是搞飞控的。 对于搞技术的同志来说,学到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正是最兴奋的时候,睡觉是什么? “那我看你都愣神了,还以为你吃太多,消化不了呢。” 组长摇摇头:“不是消化不了,我正因为是消化掉了,才在发愣。”对于学习能力,他还是有自信的。而且马娟为了讲课,做了大量的准备,基本上做到了深入浅出,营养丰富,而且还不塞牙。 “你想起什么了?”旁边的同志对他发愣的原因很好奇。 “我在想,有了这套完备的RTOS,我们是不是就能把和飞机相关的数据、信息、操作、控制都放到一个操作系统里面来了?”组长道。 “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除非因为特殊原因必须分开,例如多余度备份等原因,否则我觉得大部分东西结合我们的RTOS、装备数据总线,应该是能结合到一起来,在同一个界面显示处理的。” 装备数据总线,正是高振东拿出来的1553B。 “同一个界面显示处理有什么意思。我在想,是不是搞大一点。” “搞大一点?什么意思?” 组长眼里全是光:“我的意思,是把飞控和火控集成到一起!这样飞机在格斗中的瞄准,飞行员需要处理的事情就更少!就能将精力集中起来,专注于更加重要的事情。” 实际上,在60年代,飞机上各种航电和武器,基本上是各管各的,更别说飞控系统,而且航电的自动化程度也非常堪忧。以白熊的米格-21为例,为了锁定一架敌机,雷达就要经过十来道流程,说是人操雷达也不算太过分。 当然,以米格-21那个雷达,人不人操的,其实用处也不是很大就是了。 在西南所的新飞机上,这个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毕竟雷达是数字的,而且火控系统的核心也足够强大,能够自动完成很多流程,但是这位组长还是不够满意。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必定会鼓掌叫好,飞火一体……不管做不做得到,但是这个思想可太超前了,相当之有远见。 至于信火一体就算了,那玩意现在根本撑不住,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这样……诶,还别说,你这个主意有点意思啊。要不,我们把搞火控的那边也请过来,一起商量商量?” 组长点头:“好,说干就干!” 日益发展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为他们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挥空间。 他们不但找来了火控的同志,还把马娟也找来了。这个想法就算再好,但是能不能实现,操作系统有没有这个能力,还得听听马老师的意见。 最终的结果很是让人兴奋。 搞火控的同志兴趣浓厚,同时在理论上也具备实现的条件。 毕竟对于搞火控的同志来说,飞控这边同志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几乎是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