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相互算计(5k)-《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2/3)页

    于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们干脆来找高振东来了。

    高振东听完他们的话,笑了起来,这事儿还真不怪他们。

    主要是在元旦之前,抽奖机会有点儿不够用,想着这个事情不急,就等着元旦补充的那波额外次数。

    等到元旦过了,弹药充足,又考虑到大过年的,年后再启动吧。没想到元宵节还没过呢,同志们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没想到你们速度这么快,嗯。事情我知道了,会马上着手解决。你们现在暂时先把精力放到电磁脉冲弹上面,至于这个弹嘛,你们用蚕丝先做投放试验也行,最终替换就成。”

    张总一听乐了,看来我们用蚕丝,不全是错误嘛,至少能解决模拟试验问题。

    “速度快是肯定的,这个纤维炸弹就两块,结构、纤维,结构你当时已经给了一个完成度很高的,我们搞起来非常快,就差纤维。行,那我们先试验着,把主要的资源,都投入到电磁脉冲弹上面。”

    电磁脉冲弹其实也是得到原型设计的,但是这东西比起石墨纤维弹来,可就麻烦多了。

    因为需要控制炸药起爆速度和中间的铝管的膨胀速度和形状,属于是豆腐上雕花,需要大量的计算和试验。

    好在有高速计算机和有限元仿真,总算是省了不少事情。

    春雷厂的同志来得急也去得急,他们还有采购和借用材料设备的任务在身,否则这点事情,打个电话也就完事儿了。

    送走他们,高振东一阵操作猛如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仅仅是解决一个导电纤维多没意思,要做就做完,毕竟导电纤维的基础,是一个几十年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曾经高高在上的材料。

    ——碳纤维。

    高振东准备在这方面,顺手掘一下小鬼子的根,至少做到起步就领先的程度。

    更关键的是,高振东整这玩意,速度快啊!还能顺手掘一下相关专利的根!

    要真是逼急眼了,先采用小作坊似的生产,也不是不能用,反正这玩意一开始急需使用的地方并不太多。

    实际上,此时我们也并非没有开展PAN基碳纤维的研究,只是进度不算快,还在进行基础研究,而第一条中试生产线投产,已经是74年的事情,高振东等不及了。

    在这之前,碳纤维不是最急迫的,环境条件也不见得支持和需要,但是现在,也算是可以抽出手来考虑一下。掺在石墨纤维炸弹里搞,倒是有点为了一盘醋包了顿饺子的感觉,毕竟碳纤维的用途,比起石墨炸弹这盘醋可多得太多太多。

    高振东提起电话,正想拨东北碳研院的电话,碳纤维嘛,碳研院正好,不过他马上就把电话放下了。

    这东西和化工的距离,反倒是近一些,那何必舍近求远,不论是从应化部还是科技院的数理化学部找资源,都要方便得多!

    于是,在应化部想着高振东的同时,高振东也把主意打到了应化部的头上。

    什么相互算计~~~~~~——

    防工委,领导看着来自应化部的申请,又看看刚刚签完字的、来自高振东的一份材料,笑了起来。

    “嘿,这两家,想一块儿去了。”他在应化部的申请上签下名字,然后又在上面写了一串字上去。

    铁氧体很重要,毕竟那项重大工程在提速、提前。高振东的事情同样重要,虽然不知道他要干啥。

    应化部,总工看着来自防工委的回函,一脸的不解。

    果然自己没猜错,和铁氧体有关的,正是那一位,就是这个要求有些奇怪。

    同意是同意了,但是要求带上一位搞有机化学,最好是聚丙烯腈的同志干啥?难道铁氧体和这个有关?嘿,那位同志果然不同凡响,这独辟蹊径的本事,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困难重重的铁氧体移相器,总算是能得到一些帮助。

    至于聚丙烯腈相关的,熟悉的同志不少,不过最熟悉的,在东北那边。好在高委员也没有具体要求,在应化研究院找一位同志过去应该也行。

    高振东还没等来应化部的同志,倒是先等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当然,这里的不速之客不带贬义,仅仅是中性表述。

    来人是外商部的同志,身份很有意思,负责出口管制。

    “高委员,您看看这个。”他将一份材料放到了高振东面前。

    高振东拿过来仔细一看,笑了,这玩意儿熟!

    虽然自己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工作,毕竟上辈子就是个学生,而这个工作太过高大上,但是上辈子听是听过不少的。

    这是一份来自国外的,想要进口镓的申报材料。

    此时的镓,还没有几十年后那么重要,主要是被用于红绿LED的生产,以及研究试验。

    振兴电科的红绿LED是有专利授权出去的,所以外国有购买镓的需求一点都不奇怪。

    虽然用途有限,但是架不住这东西也不多啊。

    高振东都佩服申请人是个人才,这边电解铝提炼镓刚刚走上正轨,并且有了一些库存,他们就已经嗅到了。

    “这个东西很少见,但是按照规定,特殊金属材料出口都必须经过审批,而这个东西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考虑到您是金属方面的专家,所以来征求您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