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营销中心撤销,设计中心搬迁,除了保留董事长办公室的楼层还有财务中心,其他包括原本的产品展示中心楼层都搬迁到了园区电视塔的“内衣博物馆”里。 整栋大楼其他所有楼层都变成了生产车间。 实际上也扩大了生产部的规模跟权限,有点一手遮天的味道了。 反正年轻的小两口老板也不常来这边。 所以从营销中心被踢出去的杨家人,现在负责园区宿舍、景区维护,也算是点制衡。 戴安妮娴熟的从上到下,把车间看了遍,包括新组建的生产线有哪些问题都一针见血的点出来,却不谈怎么整改,挽着秭小伟从后门出去了。 拆了好大一部分了。 六七千人的宿舍区修建起来,让城中村里面杂乱无章的居住环境被抽走了大量人数。 那些空置的违建房被拆除后还在清理改建。 但包括来凤酒家这些成气候的餐馆、饭店、小超市组成街道,还固守在最繁华热闹的角落。 这边构建出来的是那种工作劳累之后,喝两杯小酒,发发牢骚,甚至打牌、洗头、K歌的社会环境。 哪怕宿舍整顿搬迁后,也不影响生意,所以实在是舍不得拆除搬迁。 依旧是一大堆人簇拥着,杨家的几个脸上带着希冀,想看到秦家的生意被收拾掉。 保安部长四表哥等几个秦家青壮年,殷勤小心的伺候糊弄,想通过打感情牌给拖延过去。 秭小伟却摸出手机展开给看冀北植物园的照片:“你们上网搜搜南堤花园的视频、图片看看就知道了,整个内衣园区后面,把物流货运通道全都转到地下车库,这边也要搞成网红植物园,每天几十万的游客流量,这就不是只有前面那样拍几张照就可以走了,游玩一天吃喝收入高得很,你们如果不抓住机会,赶紧把街对面的门脸盘下来做餐馆饭店,真是错过后面几十年的躺收富贵!” 众人连忙敬若神明的把手机捧过去传看。 植物园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各种影楼、快餐、超市、COS服装专卖店、纪念品,密密麻麻的高中低档什么都有。 更主要是看着街面上摩肩接踵的游客,那都是一张张付款码呀! 前面的园区景观还是以宿舍楼为主,打卡热点主要还是那片镜面花海,以及溪流小山。 那会儿设计经验也还差点,让拍摄打卡景点集中在三四个点,搞得到处都要排队。 然后游客也往往都是拍完即走,没什么停留意愿。 现在这大面积的景观植物园就不同了,明摆着从早到晚都得消耗在里面。 所以周边生意大大滴。 吃喝拉撒,开个流动卫生间都能赚到爆! 绝对比工人阶级天天消费高得多。 众人的眼神立刻不同了。 这也算是产业升级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