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滑稽的可能(4k)-《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3/3)页

    而这种只有极度相关的人员才能参加的,反倒是不一样。

    正在发言的,是部总工。

    “同志们呐,这件事情,可缓不得啊,没有这个基础的东西,其他同志就算是进入工作状态,也只能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研究,但是很多试验,却是做不了。理论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永远没法落实。”

    同志们都知道这个情况。

    “总工,我们也尽力在想办法,但是说实话,这个东西和我们应化部,其实不是非常的对口,其制备方法,现在还是以烧结法为主。非要说的话,这个东西更像是十七机部的事情。我们也还在熟悉的过程中。”一位高级工程师道。

    “话不能这么说,化学化学,变化之学。不论是烧结还是其他化学方法,都是达到变化的手段嘛。我们还是主要要在自身找问题。”总工皱了皱眉头。

    “可是铁氧体移相器,不止涉及到化学,甚至还涉及到了凝聚态物理、电磁学、射频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搞化学的单一专业来搞,还是有些困难。”

    他们在搞的,正是铁氧体移相器。原本的时间线上,铁氧体移相器基本上是在70年才开始搞的,毕竟使用铁氧体移相器的那个大家伙是69年才开始紧急加速,正式上马。

    不过在这条线上,情况略有不同,因为条件也不一样。

    而应化部的同志,正是承担先行任务的。不管使用铁氧体移相器的那个家伙搞不搞,什么时候搞,总之先行把铁氧体移相器这玩意儿给弄出来,无疑是大有裨益。

    考虑到物质变化之术,和应化部比较对口,这个任务自然就分配到了应化部的头上。

    不过现在看来,情况不是非常的理想。

    眼见总工脸色不好看,另外一位同志开口道:“总工,我们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这个东西的确是个多学科的事情。我们甚至连什么铁氧体适合做这个移相器,都还在摸索之中,更别说铁氧体移相器到底长什么样,什么结构,如何才能发挥最大功能。就算是有了确定的铁氧体种类,怎么才能造出移相器,我们依然不清楚。我们刚才的话,不是推责任,主要是怕耽误重大工程的进度。”

    同志们不知道这个工程到底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甚至连是否上马都不知道,但是至少他们清楚,耽误时间总不是好事。

    总工点点头:“我知道你们的想法,都是出于科学、审慎的态度,也想尽快把事情做好,但是这个事情进度缓慢也是事实。”

    说一千道一万,慢就是慢。

    这时,有一位同志举起了手。

    “总工,你还别说,刚才有同志提到这是十七机部的事情,我还真想起一点眉目来,也许这个东西,找十七机部帮帮忙,能有不错的效果。”

    总工气不打一处来,你还真会打蛇随棍上,说烧结更像是十七机部,你就真的找上他们了?

    “找他们帮忙烧结?”还别说,在烧结这个事情上,十七机部的确是专业的。

    “不是。”

    “不是?”总工有些重视起来,难道还真有东西?

    “你说说看,说具体点。”

    发言的同志摇摇头:“具体不了,不过大致还是能看出点端倪来的。”

    这事儿本来就信息不多,只知道是十七机部的。

    “部里应该记得,不久前,有两次十七机部那边请求我们配合,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和设备。”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同志们哪儿记得那么多:“这两次有什么特殊的?他们要去的材料设备是干什么的?和铁氧体移相器有关?”

    “有没有关,十七机部那边当时并没有明说,有纪律在,我们也没问,不过当时这件事情是我和我徒弟经手落实的,因为我最近正好在从事铁氧体移相器的工作,所以能看出来点东西,也许对我们有用。”

    总工兴趣更浓:“他们也在搞铁氧体?”

    “对,而且我大概能看出来,他们搞的是两种不同的铁氧体,而且进展神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