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种?进展神速?” 这个消息让所有的同志都有些诧异,两种铁氧体并不奇怪,但是加上进展神速这个形容词,那就不太一样。 实际上铁氧体这东西在此之前同志们并不陌生,也有用于微波放大的,但是要说用于移相,而且还是某些特定波段的移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应化部承担的,是制造的任务。但是现在别说按真正的设计制造,就连按照“臆想”的制造,都还没弄明白。 甚至更进一步说,连铁氧体移相器的原材料——铁氧体本身,都是个问题。毕竟铁氧体好办,好的铁氧体就难办了。 在这个背景下,听闻十七机部的铁氧体在短期之内不止一种,而且还进步神速,这就不能不让他们感到惊讶。 “和移相器有关?”总工问道。 “不知道,十七机部那边有些特殊您知道的。不过他们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分别要了两批一看就是不同种类铁氧体的原材料。”这位同志的话,把总工接下来想问的“是哪些材料”这个问题都给硬生生的逼了回去。 是啊,十七机部有些特殊。 “不对啊,他们找我们要原材料和设备,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在用化学方法制造铁氧体?”一位同志很是惊讶,用化学方法制造铁氧体,难道十七机部还能比我们更专业不成? “诶,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不对劲啊,他们在化学方法制造铁氧体上,难道比我们还专业快速?这没道理啊。是不是你搞错了?”另外一位同志把上一位同志没说完的话彻底说了出来。 “我也很惊讶,但是事实表明,那边可能就是这么厉害。”提起这件事情的同志脸上有一丝惭愧,因为他想起自己还半开玩笑的说那帮打铁的同志居然也搞这个,没想到人家速度比自己快得多。 总工抬了抬手:“嗯,不要说怪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嘛,我们是应化部,不等于天下化学人才都归我们管嘛。” 他和部里极少部分同志可是知道的,别的部委不好说,但是十七机部还真是有至少一个在化学方面非常顶级的高手,而且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种。 那个人的特点,正好就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基本上就是工艺完备,进展神速。 对于这个人戗行,那是不服不行,人家就不是在抢活儿,而是在解决自己这边暂时没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只是那个人在这之前,兴趣多半是在火工品上面,所以这个搞铁氧体的是不是他,还真不好说。 “这样吧,回头我们找相关单位问问,看看能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好,我们接下来,还是把目光放回到铁氧体移相器的组织、人员这方面来。”总工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但是没有深入的讨论,如果真是要找那个人,恐怕找十七机部意义不大,还得通过别的特殊单位。 会议继续进行。 —— 而应化部总工心中的“那个人”,现在也在想他们,双向奔赴了属于是。 只不过高振东想他们,和他们想高振东是两件事情。 事情的缘起,时间上来说和他们开会开始差不多。 而引出这件事情的人,是春雷机械厂的张总。 就是正在搞石墨炸弹等非杀伤炸弹的那个厂,他们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试验了不少常见材料,连你当年用在线导导弹上面的蚕丝什么的都用上了,但是效果不行。”张总翻着笔记本,对面前的高振东道。 他们也是实在没辙了,一开始想着细的导电丝嘛,好说好说,那就自己先干起来,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指望高总工那边吧。 但是真干起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导电纤维炸弹这东西从弹体来说没什么技术含量,甚至高总工这边把弹体结构都做了一个大致的设计,经过试验,效果非常好。 那个纤维丝啊,撒得是又广又远,但是事情坏菜就坏在纤维丝本身上面了。 他们试过了用最笨的办法——铜,毕竟这是最容易找到的良导体,而且比银还便宜。 虽然高总工说了要用石墨纤维,而且他会想办法。但是同志们这不是等不及嘛,再说了,一个目标可以有很多条道路,没准找到一条新路呢?那就能节约高总工的时间了嘛。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高总工的时间就更加宝贵。 但是试验下来才发现,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东西重量重,延展性虽然好但是没好到能细如发丝随风飘扬的地步。太细的结构强度差,结构强度够的,喷出来在空气中就跟秤砣落水一样,直直往下掉,覆盖范围很差。 更主要的是,铜丝这玩意熔点低,还没等坚持到攻击目标短路出事,自己瞬间就给烧断掉了。 想要扛得住一定时间的大电流发热的铜丝……不存在这种铜丝,扛得住的直径都赶上子弹药本身了。 铜不行,也就意味着所有金属都不行。 此时同志们才反应过来,为什么高总工说要用石墨纤维,敢情这不是随口举例,而是实打实的指定材料。 然后同志们就开始想办法,石墨纤维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但是至少知道有个东西天生就是纤维,强度还不错。 ——蚕丝。 结果蚕丝更差,别的不说,就仅仅是让蚕丝获得足够好的导电能力这件事,就把他们给结结实实的拦在了门外。 然后一位同志的话提醒了所有人:“蚕丝这玩意,好像更不耐高温吧。” 得,白干了,导电也没用。 第(1/3)页